北京宣武区(现改叫西城了)虎坊路,拍胡同拍的浑身又透啦,偷闲去车里空调一会儿。车停在湖广会馆,车头正对着会馆大门。今天是周六,上午是“庚杨集”京剧票社的活动日,会馆门外票友众生,隔着车前的挡风玻璃,随手用70-200,一通的快瞄。

1#
战友京剧团的青衣美女丁晓君,京剧的她和现实的她如何能融合起来,又能截然分开。传统戏,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太慢也太闷,想保存国粹,又想吸引更多的现代人,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2#
北京大大小小的票房不下百家,其中绝大多数是票友们自由结合形成的,能长期坚持下来场所固定的只有两三家,湖广会馆的庚扬集票房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名声越来越大。
3#
4#

5#
6#
周末去那里体验那种火热融洽的京剧氛围,由于时间限制,许多票友有时候唱不上,那也愿意去参加活动。唱与不唱,都喜欢去那里坐坐,和戏友们聊聊天,赶上京城的名票来更能过过戏瘾,听上几段好戏,像杨永树、叶庆柱、裘芸、白大鹏几位京城名票经常到场演唱,那味道听起来真比专业的还好听。

7#
8#
9#
10#

11#
京剧票友是一个较巨大的群体,他们挚爱京剧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本事,是一个充足活力的群体。业余京剧票房和票友,是京剧生命力的源泉地点。由于票友的存在,使京剧具有了较为深厚的群众根基。

12#
13#
湖广会馆是旧京二百多座会馆中保存最完好并且仍在使用的一座。大戏楼仍然是京城演出京剧的主要舞台,周末还为票友开设专场。老票友说起在戏台上唱和在公园里唱的区别:往台上一站,精气神儿就不一样,一嗓子唱出去,台下一片叫好,那叫一个‘范儿’!

14#
会馆大范围出现于明清,最初是外出做生意之人在异地异乡的亲睦处所。湖广会馆,则是两湖贩子的亲睦处所,也是流离士子的寄寓之所。古板意义上的会馆堪称是他乡人的精力故乡。而今,会馆的这些古板成效早已荡然无存,唱戏、听戏、吃饭三者皆宜。

15#
这所戏楼是北京现在仅存的四座清代民间古戏楼之一,梅兰芳,程砚秋等一代名伶曾经在这里上台。“庚杨集”京剧票社,使其成为北京现在影响较大的著名票房之一。

16#
舞台是保管完好的古戏台,舞台两侧的柱子上用烫金大字写着对子,舞台之外的三面设有两层观众席,每逢票社运动,这里聚满了票友,大众也是边饮茶边欣赏节目。
感到专业京剧演员对业余京剧票友的情感是特别深厚的,他们领悟这些票友是“知音”。

17#
京城大大小小的票房不少,但像庚杨集这样办的红红火火的不算多,每周六的上午,不管是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戏迷票友们都从四面八方准时赶到湖广会馆,一起度过这半天的美好时光。

18#
80多岁的x老先生:我从小就爱听戏,1996年这儿开张我就来了,几乎就没落下过,听听戏,喝喝茶,心里舒坦。
19#
20#
一二层近280个座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老票友。庚扬集京剧联谊会创办者,曾是北京京剧院演员的李世英女士,退休后就一直“经营”着这个民间的票友组织,精气神饱满、说话利索,这样的演出每周六上午都会在此进行,创办至今13年从未间断。每场15元、最高20元的票价满足了很多老戏迷的看戏需求。

21#
22#
23#
同行色友博文链接
广顺园主【 城·胡同·大暑中的大吉片 】
唐绣儿葵儿
【北京爷·晨·大吉片】
妹莉十足·老北京胡同风情(3) 大吉片
杜菲·胡同组拆
即将消失的胡同
爵士鼓手·昨天拍的胡同
金牙 【北京胡同】盛夏的果实
共乐壶天·越来越少的胡同:游走大吉片 越来越少的胡同:票友众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