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拎包的人
在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太太决定到四川去。她说,地震发生后,伤员和参加抢救的解放军战士都需要心理危机干预。她要去做志愿者。我明确表示支持。
她当天就向北京报了名,紧接着飞赴北京做了两天的针对地震救灾的短期培训,就和其他聚集到北京的十几名心理自愿者飞赴地震灾区了。
太太是安徽省第一位赴灾区的心理咨询自愿者,所有费用我们自己承担。
太太不在家的日子里,我一边带好儿子,一边想尽办法安慰岳父、岳母。那时候,灾区余震不断,通信也不顺畅,岳父、岳母对女儿的举动并不理解。
太太在灾区的日子过得很辛苦,吃住很差,有时住帐篷,有时在救济站排很长的队打饭吃,每天睡眠很少,没有休息的时间。
在随后的日子里,全国各地的媒体把赴灾区的志愿者当作英雄来报道,尤其自费去灾区的那些自愿者。这是太太和那些同去的志愿者们始料未及的。
在熬过了一天又一天之后,太太终于要回来了。
那天下午,我没上班,开车到骆岗机场去接太太。
在机场迎接太太的还有她单位的同事,以及和她一起做心理咨询的咨询师们。他们准备了鲜花、欢迎标语以及采访的摄像机。俨然,他们在欢迎一位凯旋的英雄。我到达机场比较早,紧贴着出口处的栏干站着,他们并没留意到我的存在。
太太从机场出来了,风尘仆仆,但脸上仍然显得精神饱满。我知道她是经过长时间的疲惫之后在强打精神面对那些迎接她的人。
太太的身上背着离家时的旅行包,我一把接过来,拎在手上。太太没顾上和我说几句话,就去应酬那些迎接她的人群了。我则远远地躲在一边,静静地望着她,心理充满了满足的感觉。
先是心理咨询师们给太太献上鲜花。太太的包给了我,正好腾出手来,把花揽在怀里。咨询师们一个接一个与太太拥抱,有些像迎接战场下来的英雄。
再后来,太太学校的同事们走过来。他们在欢迎标语前与太太合影。看得出,他们在来机场前做过充分的准备。照片拍完了,学校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又采访她。太太说些什么我一句都没听进去,我心里只希望采访快点结束。
终于,几十分钟以后,采访和欢迎的人群散去了。太太的脸上显现出了该有的疲惫。我把包往肩上一背,走了过去。
我知道,这时候,该我出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