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2014-08-01 16:05:18)
标签:
散文随笔爱情七夕 |
分类: 时光绿染 |
又到七夕,一个清凉温润宛如钗头一颗古旧珍珠的日子。我一无所长,只会写文章,所以,我为你写一篇文章,愿你七夕星河华彩,鹊桥语低,脉脉此情悠长。
‘夕’,一个绝对属于‘不可翻译’的汉语词汇,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它的释义,可提到它,每一个人心头又都会涌起一波无以言说的柔软:旧梦悄逝,今夕何夕。
所以,第一个把农历七月七日称作‘七夕’的人,一定是已经品透了情之七味,经历过了悲欢离合。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天上星河隐隐,人间殿宇重重,卸去帝王之尊的男女,此时只是凡世中一对最普通的有情人。那一夜如果真有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约定,一定是最真实的誓言。只可惜,到了明晨,男人仍旧是帝王,而女人即使再受专宠,也不过是一个‘宠妃’。所以,一旦江山有难,女人只能被赐了七尺白绫,唯留后人叹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曾经‘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绝代佳人,徒留遗恨。而另一些同为美人的女子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自班婕妤起,罗扇就成了后宫女人由盛及衰的写照,旧日恩宠一朝消散,芳华未逝美貌仍存的女人,已是心如枯叶凄凉,唯有遥望星河,艳羡着那一对虽饱经劫难,却仍能恩爱相守的夫妻。
隔断牛郎织女的银河,是世间男女渴望爱情却不可得之时,对残酷命运的具象化描述。那七尺白绫记下的,是男人为了江山,不得不辜负真情。而遥看织女星的多情女子,则无言的哀怨着男人的薄幸。
这林林总总,汇集起来,就汇成了一个词:爱情。
传说、帝王、江山、佳人、都早已随风化作一段若有若无的淡淡残梦,只能时隐时现于史册之中。唯有银河还横亘在夜空,长生殿的遗恨还漂泊于人心头,痴情女子负心男的故事代代相传。它们就仿佛是一阵不知何时就会突然拂过的风,毫无预警的就惊扰一下凡尘中爱恋着的痴男怨女。
所以,所有陷入过情障的痴情男女们,几乎都有过一声叹息:情路无常。
相比起来,似乎还是古人的‘七夕’更有韵味。农历七月,果初熟,花正香,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们,在星河下向天上的仙女乞巧,恳请仙女赐给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敢将十指夸针巧’,一群扎着双髻,穿红着绿的小丫头,围聚在竹影依稀、花香馥郁的庭院中,偷偷向往着娘亲和姐姐们那高高挽起的发髻、摇曳的环佩与步摇、还有唇间那一点胭脂。想象着自己也能够善女红、精音律,有朝一日红裙披身、红烛满堂,嫁给一位玉树临风的有情郎,一世一生一双人。
那时的七夕,可能就像织女传说的前半段一样,尽是缱绻春色、余韵绕梁。只可惜,好像任何传说都不会在最幸福的时候戛然而止,就好像诗文的下一句是:‘不把双眉斗画长’。七夕只是短短一个夜晚,过了今夜,情窦初开的少女,会遇上命中的情缘,也就躲不过情路上的坎坷波折。
但这就是爱情的真实模样,逃不开,亦无解困的良方。
但无论如何,爱情终究是引人垂怜的,所以,传说中有了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给让人悲戚的爱情开了一扇希望的窗。
小时候,不懂情深处,只觉得一年等待,只为一夕相守,这样的爱情不要也罢。直到有一天,真正长大了,明白了对爱情最准确的描述竟然是‘谁解其中味’的时候,才恍然明了,原来面对命运,爱情是如此的无助和脆弱。能一生一世,都这样痴痴等待一年,再静静相守一夜,如此周而复始,已尽显出爱情的美好。试问人世间,有多少爱情,能禁得住这样的等待和蹉跎?
七夕也是需要礼物的。但这一天的礼物,似乎应该称作信物才更为妥当,就像这一天,为有情男女搭建起的桥,一定要叫‘鹊桥’,才能显现出人心底里那一重重百转千回的祈愿与柔肠。
既然是信物,就不该是那种可以买来的、批量生产出的。而应该是像古人那样,一心一意为了心上人去制作一回。
绣一幅鸳鸯戏水,七彩丝线里悄悄埋上一根金线,偶尔光华一闪。做一个香囊,里面哪怕只装上几片花瓣,夜深人静悄无声息时,任它幽幽浅浅的香。拿一些散碎银子,在路旁随意找一间打造首饰的铺子走进去,打一根样式最简单的银簪子,只为七夕那一晚,怀中人儿发髻上的簪花映着月光透着丝丝的凉。
只可叹,这鸳鸯,这香囊,这簪子,和乞巧一样,也都是属于古人的,今天,我们已再难看到它们的模样,再难经历一回那已经逝去的过往。
还好,天上还有银河;还有两颗星星,每到七夕就格外明亮;还有爱情,在我们中间回荡。还有誓言:痴痴的等,静静的守,等待守护出,爱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