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4-07-25 16:57:00)
标签:

随笔

散文

分类: 心情故事

世界很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看世界的时候,都像是盲人在摸象。周一,我去中国作协,偶遇到陈崎嵘主席,主席见到我很惊喜:“啊,你怎么有时间来我们这里了?”我指着身边的人笑答:“xjh姐姐叫我过来说个稿子……”没想到,我话音还未落,陈主席竟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哈哈哈哈……,你竟然叫她xjh姐姐,哈哈哈……xjh姐姐……”仿佛听到了世上最好笑的事情。


我被他笑懵了,回头问姐姐:“我叫你姐姐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但是他这个人永远理解不了我们女人之间称呼姐妹,他会觉得这简直太怪了。”


我沿着她的解释想了想:“你是说,他听我叫你姐姐,就像听到李浩说,李敬泽哥哥叫我过来说个稿子。明白了,那确实是太可笑了。”


我一直对陈主席的公务能力钦佩有加,却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他的世界里,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幽默。


上周六,在张家口,一位从来没有和我深谈过的领导,跟我谈起了文学话题。谈着谈着,我终于忍不住了,问道:“您现在除了做省作协主席的工作,还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吗?”


他愣了会儿,答:“从事,我会写一些我自己的东西。”


我大感意外,因为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也在进行创作:“您也是写评论吗?”


“不,我写散文,还有小说。”


我更奇怪了:“那您写了之后发吗?”


“发呀,都发了。”


“作协的人知道您在写吗?”我实在找不到别的解释了,所以想,他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为了清静,平日里也在刻意隐瞒着,不让单位的人知道自己在创作。


“知道,他们都知道。”


“那为什么我一直都不知道?”我太迷茫了。


主席倒是很淡定,淡淡答道:“因为,你接触到的人,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答案就这么简单。我们对目力所及之外的世界、和对旁人的了解,更多是来自于我们熟识的人的介绍。而熟识的人,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就理所当然的认定了,那就是另一片世界的风土人情、那就是另外的人的样子。


昨天,我被约到一位领导办公室谈话。在他秘书办公室里等时间的时候,我始终在看着那个秘书,他一脸静默、一脸严肃,有条不紊的给手下的工作人员们交代着各种事情、接打各种电话、处理各种工作。整座办公楼都是安静的,坐在那里,就仿佛坐在一颗巨大的水滴里,周围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却几乎听不到任何声息。

望着他,我竟恍然了。因为我和他最初接触,是他给我打了一次电话,电话中,他直接就用轻松活泼的态度言明了自己的身份,和通话的目的。所以我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他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一直以来也就以一种很轻松活泼的态度和他相处。却从未想过,在这里、在工作中,他完全是另一种样子。我不禁想,如果,当初是在这间办公室与他相识,那是不是我根本不可能那样自在地面对他。抑或,从此后,在和他交流的时候,我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我真的茫然了。


这些人,都是同一个人。而世界,更是一直就好好待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观察。只是我们很难看到人或世界完整的样子。


再细想开来,人与人之间的所有误解,人与世界之间的所有不和谐,也都是因为这份不了解吧?


我们以为自己熟悉了一个人、洞察了一个世界,却忽略了,这个人、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很多层面,而每一个层面都有它所存在的理由。


同样的,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已经被人所了解、已经与世界所契合,可又总在突然之间发现,在自己与人之间、在自己与世界之间,无端的就出现了那么多间隙。


但好在,只要肯把自己的目光稍稍放远一点、把做出判断的速度稍稍放慢一点,这些间隙,都可以被弥合。就像陈主席虽然不理解女人之间的姐妹称呼,但却可以当做一件愉悦的事情去接受。就像那位主席并没有觉得被我的孤陋寡闻所冒犯,只是淡若晨风的告诉我,他仍旧在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像那个做领导秘书的朋友,今天一大早就又雀跃着跟我说话,轻而易举的就把我重新带回到了旧日的习惯之中……


所有一切,都可以慢慢去了解,去发现,去适应,去接纳。只要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多给别人一点时间,就好。


最后,想用别人送我的一句话收尾:


“风物长宜放眼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