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族继承制度看中西方职业经理人差异
(2014-07-04 16:54:57)
标签:
剑客游侠雇佣军职业经理人战争 |
分类: 时光绿染 |
在中世纪,欧洲贵族只有长子才能继承家族全部产业,其他儿子和非婚生子,都没有继承权。所以,在欧洲大陆,出现了大量游荡在各地的年轻人,他们自幼生活优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在成人后,赤手空拳被逐出家门。所以他们迫切需要找到机会,利用自己的知识、武力,再为自己挣回新的荣誉、新的生活。于是,他们就成为了游侠、剑客、雇佣军的主力,效忠于各个领主,急切的渴望战争,想通过战争重塑人生。
而在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剑客、杀手,这一类人物,基本就全部灭绝了。这也许是因为秦统一之后,大部分时间中央集权都是稳定的,游侠们没有用武之地。但也不能否认,其中也存在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在古代中国,没有像欧洲那种失去继承权的贵族青年。他们被源源不断的抛入社会,一无所有,渴望一战成名,一夜成功。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巨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所以,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在处于战争状态,不是城邦之间互相打,就是集结军队,向外侵略。因为有这些渴望战争、需要战争的人。
而古代中国没有这样一个群体,只要薄有家产的人,都会想办法把家产分配给各个儿子,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于是,中国年轻人们追求权力和财富的狂热,都用到了家族内部的争夺上。
所以,中国自秦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剑客,更没有雇佣军的概念。
世世代代,增长了小心小眼的机关算计,培养起了家奴和家兵,稳定了江山。
到现代,和平日久,全世界都不再需要游侠和剑客了,也基本不再需要雇佣军,除非偶尔一些极小型的局部战争。但雇佣军经过这么多年的延续和传承,已经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所以,西方非常顺理成章的就有了职业经理人的制度。这些职业经理人,其实可以理解为中世纪的游侠、剑客和雇佣军的一种变形。
他们有自己的能力,却没有自己的产业,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去施展才能、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荣誉和财富。同时,他们也像古代的游侠和雇佣军一样,严格恪守着世俗世界为职业经理人所打制出的各项约束和制度,因为他们在社会上立足,唯一能够凭借的,就是良好的信誉。而西方的这些约束和制度也是完备的,从道德层面到法律层面,都非常健全。所以,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之间的相处,一般都是愉快的。成,则得到我应该得到的。败,则付出我应该付出的。双方各取所需,愿打愿挨。
而因为同样的原因,职业经理人制度,在中国始终就是磕磕绊绊。
雇佣者总是不由自主的,就想把职业经理人变成自己的一项私有财产。而经理人,也好像总是忍不住,想要获得合同约定之外的东西。
人们总是说,这是因为中国的商业思想还没有完全和世界接轨。我却觉得,这和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雇佣军思维息息相关。
延传了千年的思想方式,已经深入骨血,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夜之间就获得改变。
好在中国也有自己使用职业经理人的习惯。‘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依靠这种道德和情感,来维系着君王与臣子、东主与效忠者之间的关系。
可现在,道德和情感,好像成了最不可靠的东西。于是,人们就把目光集中到了法律条文。但是,对法律的遵守和执行,也是一种需要漫长时间才能形成的习惯,也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在中国商业体系中,如果想形成高能、有效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合作关系,恐怕,还需要走过很漫长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