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园热带植物温室游记

标签:
杂谈 |
国家植物园热带植物温室游记
如果把国家植物园比作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其中的热带植物温室则无疑是整个画卷的 集粹之处、点睛之笔
。
想来 也近于好笑,从10月22日也就是霜降节前一天到29日,短短8天内,本老头竟然乘兴一游、再游乃至三游热带植物温室观奇赏珍,由此也足见其魅力迷人之一斑。
国家植物园系今年4月由原北京植物园(现称北园)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现称南园)合并而成,所以园内现并存南北两处温室。北园的温室名万生苑,建成于1999年, 占地5.5公顷,展览面积约9800平米,是亚洲最大、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展览温室
。南园温室 ,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北京最古老的植物展览温室,2018年修缮后展室总面积2430平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曾在此工作过。
南、北两个温室栽植大同小异,主要有热带、 亚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食虫植物、蕨类植物、四季花木等。但也各有殊胜之处。
北园温室因规模大、举间高,花木品种更多。 进入温室大门,水晶宫般的玻璃暖棚内地形起伏,小路蜿蜒,瀑布飞溅,溪水潺潺,为热带植物营造了类似于原生地的生态环境。那略带几分潮湿、混合着花草芬芳的清新空气更是沁人心脾,令人顿感气爽神清。迎门处,空间广阔的通天厅内,两排外形类似苏铁而又比苏铁更加高大、更多几分飘逸的热带风光树夹道而立,那是原产于西非海岸的加纳利海枣树,它那充满异域情调的风姿,令无数游客眼神为之一亮。在犹如绿色迷宫般的布展雨林中循径前行,那被著名诗人郭沫若称颂为“独立无枝挺蔽空,一头凤尾啸熏风”的椰子树;
独木成林、浓荫蔽空、缀满胡须的高大榕树;干枝如铁、大叶如盖的棕榈;还有那树姿巍峨、颇具阳刚之美的木棉等珍奇树木,一株株、一组组迎面而来,叫人仿佛置身于椰风海韵的天涯海角或是彩云之南的西双版纳。而沙漠植物区生长着便便大腹的宝瓶树和象腿树、直径愈米的仙人球和种类繁多的鞭状、棍状多刺植物,则使我们见识了荒漠地带的坚韧守望者群体,也大大扩展着我们对沙漠植物的固有认知,这些植物为适应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而艰难进化、
顽强生存的本能和智慧令人心生感动。而那些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却又都垂着漂亮兜兜、袋袋的食虫植物,则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貌似美丽的花花草草是如何利用对手的好奇和轻心对猎物布设陷阱、痛下杀手的,警醒我们陷阱、馅饼的距离可能就在毫厘之间、一念之差 ......
和北园相比,南园温室的布局则显得更加精巧、细致。特别是介绍文字中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使人感到一种严谨的科学氛围。其中一大 亮点是水生植物部分栽植了十几株原生于亚马逊流域的王莲,那巨大的叶片,阔可盈米,厚可载人,堪称奇观
,该花以叶而在洋洋莲界而称为王者,着实也为大千花界的芸芸众叶们大大的争了一口气,看来世上本没有一成不变的千年老二,逆袭尽管难能但也不是毫无可能。随同王莲一同展出的还有几十种珍贵热带睡莲,由于温室给它们量身定制了最佳的温度湿度,此刻虽然室外已是草木萧索,但展区内一个个水池中,一朵朵各种花色的睡莲,粉妆玉琢,婀娜多姿,有的出水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一枝独秀,有的比肩成双,再加上精心配置的彩灯照射,波光花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美轮美奂、亦真亦幻的至美景象,让人徘徊往复,不忍离去。
值得特殊一提的是南园温室还藏有一镇园之宝——一株从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坐禅圣树取下枝条培育而成的菩提树。当年这株菩提幼苗高仅十五厘米,只有五片叶子。历 经近七十载的光阴,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那葱笼碧绿的顶冠已经触到温室的屋顶了。据说由释迦牟尼坐禅圣树分植而来的菩提树,国内仅此一株。植物园对此也高度重视,专门为其辟出了一间菩提室,养护照料自然也不敢稍有差池。我留意到,凡到南温室的游客,无一例外的都要到此自带几分圣气的菩提跟前,仔细观览,有的还要在树下默默的逗留一会儿。他们是在感念此树的神圣历史渊源,还是想借此树的灵气想开悟点儿什么,不得而知。入乡随俗,我也在树下小伫片刻,尽管没有任何感悟,却也收得片刻宁静。
植物园南、北温室,是北京地区汇聚热带植物的两个聚宝盆。据说两个温室共栽植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热带植物达几千种之多。它可以使我们不出远门,便可领略南国乃至异域热带植物的迷人风姿,而收开阔眼界、怡养性情之利。尽管来了三次,却也仍属走马观花,许多细小植物都没来得及仔细观看。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感谢热代植物温室!难忘这次愉快的观赏经历!
万生苑温室
王莲。睡莲
沙漠植物
食虫植物
镇馆之宝——菩提树

前一篇:栽白薯
后一篇:游北京曹雪芹纪念馆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