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2022-09-28 20:59:31)
标签:

杂谈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此前,已经三游北海公园,先后游览了琼岛、团城及东岸诸景,充分领略了其皇家园林的恢弘大气及山水园林景观之美。这次则是专为观览一处慕名已久、以精巧雅致而著称的景观——静心斋而来。
       静心斋在北海北岸。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是乾隆皇帝读书养性及休憩之处所,其原名为"镜清斋"。乾隆给自己的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含有警醒自己以水为镜,检视思想和行为,志作公正无私的明君之意。后来成为皇太子的书斋和后妃避暑消夏之所慈禧太后当权后忌讳“镜清与“靖清谐音,遂改名静心斋。 
      静心斋正门与琼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碧鲜亭紧贴花墙处,起点景之妙。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园内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岩洞,布局巧妙。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池、桥、廊、亭、殿、阁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可惜目前未开放,不得一睹真颜。在功能设置上,以满足读书学习为主,兼顾养心休闲,画室、书斋、琴房、茶坞一应俱全,听泉、赏景、品茗“八雅之事”应有尽有。
       乾隆皇帝对镜清斋非常喜爱,在繁忙政务之余经常抽暇来此读书小憩。他曾经多次即兴赋诗,或赞美镜清斋的清幽美,或是阐发由镜清斋感悟的所思所得。在《镜清斋作》中,他写到“冰盖镜之静,照物每成象。水盖镜之动,既照还涤荡......可因悟代谢,无不欣俯仰。书斋展易读,动静兹交养。”,充满了思辨色彩。在《题镜清斋》中他写到,“镜清真镜清,不示憎与好。万物备于斯,坦然此澄照。”,强调了作为帝王,要像镜子一样客观的看待身外万物,不让个人好憎左右自己情绪。联系乾隆皇帝在团城敬跻堂存放了大量的四书五经等书籍,看来这乾隆老爷子还真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惜他一直志满意得于中央帝国的眼底辉煌,读书并没有帮他打开洞察世界大势的眼界,导致大清帝国终归没有汇入世界浩浩荡荡发展洪流,而被隆隆前进的时代步伐甩在了身后。 
      慈禧太后对静心斋也是爱之甚切。她不仅改了斋名,还亲自题写了静心斋匾额。为了方便往来,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她还挪用海军经费增修斋内建筑,并设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抵斋门。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海,车站被毁,致使静心斋惨遭破坏。1913年袁世凯执政时,对这里大加修缮,并把这里作为外交部宴请宾客的地方。 
      1949年后,静心斋曾作为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馆的办公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解放后也曾在此办公。1981年11月,静心斋始归还北海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静心斋花墙外碧鲜亭古朴雅致,与院内景致相互呼应,起点景之妙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静心斋匾额为慈禧太后题写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开门进入镜清斋,院落中间为一方碧池,水清如镜,为“镜清”点题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从窗外拍摄书斋内陈设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抱素书屋体现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意境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小石桥、焙茶坞、罨画轩、枕峦亭、沁泉廊、廊桥及叠翠楼既各自独立成景,又从视觉上构成一个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院内堆叠的假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悦人眼目,引人遐思,当夜幕降临时,四周松竹风动,假山底溪流潺潺,把人带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境界。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游北海公园静心斋

 
 静心斋是乾隆美好江南幻像的呈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挣工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