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

标签:
杂谈 |
分类: 绘画教程 |
自从他关博以后,他的东西一下子消失了,我凭着baidu上面各家对林大文章(时间不同内容也不同)的转载汇总以下文章,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不满,但我总觉得好东西应该拿出来共享才对...慢慢补充,仔细研读~
-------------------------------------------------------------------------------------------------
2010/11/26
我知道很多朋友还没有一分稳定的工作,学习CG是出于爱好和兴趣,
这很宝贵,但生活总会给你压力,叫你对现实产生忧虑。
我们需要钱,既然这是客观事实,那就正视它,
怎样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当然是你要变强,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报个班跟从具体的
老师,学习已被总结的经验和技巧
因此,纯个人的,推荐几位能帮助大家提高的好老师,
他们是真正在做实事的人,对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表示敬意:
三名制-5:http://41237345.blog.163.com/
陈层:http://blog.sina.com.cn/c2stone
冯伟:http://blog.sina.com.cn/fengc12
——————————————————————————————————-——————————————
2010/11/21
简单的说一下空间感。
画场景时,会将空气透视的因素考虑进画面,以做最后的收尾。(图A)
按照一些朋友的做法,制造空气透视的方式是选定一种色彩,于远景处
扫上几笔,的确是将空间拉开了,却也丧失了远处的光感和物体的体积,
好不容易刻画精到的物件又归入迷雾,画面变得不给力。(图B)
不要高估空气的遮盖性,也不要低估光穿透粒子的能力。
我推荐在画空气时,新建图层,用变亮模式进行。
让闪光的继续闪光,
只让空气单纯的影响暗部。
空气的作用是让物体浸泡其中,
由此所有的调子才能被串起,
从高光到死缝,
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巨大的渐变,
调子的连续是根本,而空间只是它所呈现的结果。(图C)
——————————————————————————————————-——————————————
2010/11/15
超越世界 - 大卫艾克的精彩演讲(与画无关,个人推荐)
2010/11/6
写实绘画中的造型意识,根本上是一种雕塑意识。
![[转载]【转】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 [转载]【转】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10/10/25
关于头像,貌似默记比例会比记忆解剖更重要,
正是骨点间的稳定比例维系着这种可能,而披上人皮之后的丰富变化便也因此被囊括其中。
——————————————————————————————————-——————————————
往往不敢把调子画深画重。这有可能是忽略了光感的需求。
用白纸作为媒介,在表现光感上有实际的困难。
纸并非是发光体,所以希望它传达“亮”的感觉,只能动用暗来进行对比。
在通常的写生中,假如能做到相当准确的照抄对象的调子,出来的作品已然十分漂亮
却总还是有些不给力,略显黯淡。
这时,与其提高受光的明度牺牲色阶,倒不如大胆的加深暗面,
由此获得的整体调子将会是沉稳给力的,既不会暴光过度丧失质感,也具有足够的对比来反衬光的戏剧性。
图123简单的再现了光感产生的方式,图4是门采尔的写生,
工人的衣服一眼便知是浅灰,可暗部依旧很敢压深。在真实中,暗部肯定没那么浓重,
他再现的显然不是对象局部的固有调子,而是光的强度给予他的真实感受,他需要这样的对比
来传达他的体验,有趣的是,多亏了这额外加深的调子,
物体才有了空前的体感,量感与质感,基于真实又高于真实,找对路子的特点就是如此,一顺百顺。
Fin
--------------------------------------------------------------------------------------------------
林冉的心得(一)
前几天征得冉哥的同意,我将他博客删除的心得将陆续的在这里贴上,分享给各位朋友,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以下为原文:
欢迎来到小林主播的纸上谈兵时间。
关键就在用深色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面积,而留下少量的灰白。
下面我来解释,为什么用F6出来的颜色,可以跳来跳去,这和色光的混合规律有直接的关
系,总结这些费我不少脑子,所以请大家认真对待。
1明度——在F6中最多的光和最少的光连线的中间点(假想的线)表明此时的实际明度,
这时你再用吸管吸照片,得到的就不是混乱,绝对不会跳来跳去,是三种光按照特定的
肚子好饿,我最后再说一条。就是在有些时候你需要让颜色饱和度高一点,又不改变颜色的
Fin
-----------------------------------------------------------------------------------------------------------------------------------------------------------------------------
林冉的心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