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足球/世界杯体育 |
分类: 走进绿茵 |
前天夜里,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能从网上看到比赛视频直播,可是,酒店房间里的网速极不稳定,大多时候也不够快,比赛视频完全是动画片。蒿俊闵踢定位球,刚要助跑,定格了。过一会儿,跑到球前摆腿,又定格了,只见开弓不见射箭。再过一会儿,球飞向大门上角,再定格,进没进啊?画面接上时,不知为什么他又站在球前了。这样看球,实在受不了,下线吧。
没有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材料,也就没有了聊球的感觉。昨天采访女排比赛回来,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足球兵败的议论,有二三想法,权且记下:
第一,输了球就决心从娃娃抓起,是中国足球长期落后不前的重要原因。中国足球的人才基础薄弱,发展足球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这还用说吗?为什么不到输个精光的时候,谁也不拿培养人才当回事?很多情况下,忘记疼痛并非是疮疤已经不再,只是因为时过境迁,切肤之感麻木了而已,短则几天十几天,长则几个月,早把“从娃娃抓起”丢到一边,重新埋头于叽叽喳喳的琐事和尔虞我诈之中,重操沽名钓誉的旧业。尽管也有人不时提醒要“从娃娃抓起”,但只能是说说而已,非到又一次兵败的时候才会成为一种呼唤。随着中国足球提前进入“2018时间”,大可预先做好一篇文章,题目还是“从娃娃抓起”,留待2015年发表,不会有错。
第二,足协官员在赛后迅速表示,绝不会让卡马乔下课,理由是“聘请外教是从长计议,不是短期行为”,“请卡马乔来不仅仅是为了冲击10强,而是从将来的长远建设出发,比如说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培养”。不知道当年希丁克和特鲁西埃是否也跟韩日足协达成类似协议,挂帅不仅是为了02世界杯,还要帮助两国从娃娃抓起?如果真是从长计议,何必非要在20强赛临阵换帅,玩呐?立足长远是永远正确的,但是,不在意眼前,无异于加大长远发展的难度,加剧了发展环境的恶化。在眼前与长远之间,是不应当有取舍的,必须兼顾,使之形成良性和协调发展的状态,这才是日韩足球领先之处。
第三,有评论将足球兴衰扯到全社会都有责任上。要说伊拉克,战乱遗留的烂摊子,连主场都保不住,那才是社会责任,甚至是世界责任。中国的国家队输掉比赛,扯不到社会的责任上,至少没有一点直接关系。它只取决于主教练挑选了什么样的球员,设计了什么样的战术,实施了什么样的调整,最终看效果。在比赛进程中,社会对足球的间接作用微乎其微,远而又远,再有劲儿也使不上了。不能把足球运动开展得如何与一场比赛打得如何混为一谈,否则,就有偷换概念或转移话题之嫌。中国足球运动的整体状况不好,但一场关键比赛能不能踢出在这种整体状况不好之下的最佳结果,不打或少打折扣?即使有朝一日,中国足球整体状况有了根本改变,注册球员数量成倍于日韩,基础十分雄厚,但大赛之前仓促换帅,只怕还是难能出线,到那时,还能怨社会吗?
第四,就这场中伊之战来说,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僵持,补时阶段被对方反击得手,基本反映出两队实力的对比。可是,由于积分落后,中国队需要的是创造奇迹,在20强后半程比赛中三战全胜。评价一支球队的表现和一名教练员的能力,不是看关键时刻在悬崖上的发挥,当一步步走向悬崖的时候,就可以大体上打出个分数了。有实力、有经验的球队是不会拿自己的“足球性命”放到悬崖上玩个心跳的。从长计议,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提高悬崖作战、大难不死的本事。是什么人、什么原因,屡屡把中国队引向悬崖,在不幸坠崖后又开始下一次走向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