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ang_dazhao
wang_dazha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91
  • 关注人气:5,3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哈多教训

(2011-01-20 20:06:17)
标签:

亚洲杯

竞技/足球

分类: 走进绿茵

                                  亚洲杯小组赛各队成绩

 

赛前亚洲排名

球队

赛前世界排名

小组赛名次

小组赛积分

1

澳大利亚

26

C1

7

2

日本

29

B1

7

3

韩国

40

C2

7

 4

伊朗

66

D1

9

 5

沙特阿拉伯

81

B4

0

 6

中国

87

A3

4

 7

巴林

93

C3

3

 8

伊拉克

101

D2

6

 9

科威特

102

A4

0

10

约旦

104

B2

6

11

阿联酋

105

D4

1

12

叙利亚

107

B3

3

13

朝鲜

108

D3

1

14

乌兹别克斯坦

109

A1

7

15

卡塔尔

114

A2

6

16

印度

142

C4

0

 

 

 

 

 

 

 

 

 

 

 

 

 

 

 

  

    亚洲杯小组赛结束,上表中值得注意的有几点:


  第一,亚洲16强队伍至少有一半集中在国际排名100位上下。真正强势的是前4名,即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伊朗。中国队的位置似乎高出密集区,但这是本届国家队组建一年多来靠友谊比赛积累出来的,一方面说明队伍确有进步,另一方面这类比赛虚虚实实,并不表明大赛中与亚洲对手直接对话是否也能高出。实战中证明,热身赛对手打的埋伏比中国队要多。中国队同组对手在16支参赛队中处于后8位,乌、卡两队的低位更说明了近期状态,中国队的情报信息功课做得还不够,对对手的特点和变化判断也不够准确。


  第二,小组赛中的冷门并不多,局面也不算混乱,队伍实力比临场发挥更有决定性作用。3支一分未得的球队当中,印度队参赛有照顾成分,可以忽略不计;科威特队拿到海湾杯,只引起中国队重视,其实这个对手并无多少降人之处;沙特队仍无复苏迹象,以往追求巴西式的控制球打法改为大脚起球的粗犷踢法,反而抑制了自己的特长。两支一球未进的球队当中,朝鲜队精神多于物质,打强队还能拼防守,打不是很强的队伍则没有有效的攻击手段和技术能力;真正不该落到垫底位置的是阿联酋,日后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如果遭遇阿联酋,切不可以其亚洲杯赛的表现作为依据。


  第三,所有晋级八强的球队都在小组赛中取得至少两场胜利,积6分或更多,没有一个小组出现积分胶着,赛势简单化,要出线就要赢球成了硬道理。像中国队这样一胜一平一负积4分,尽管是各组第三名球队中成绩最好的,仍不足以出线。从规则本身和过去大赛实践看,小组出线的下限不一定非要赢两场球,甚至有过积两分也能出线的情况,但那种很难复制的怪事需要太多的条件,中国足球永远不能把阴错阳差也打进自己的算盘。


  亚洲杯赛之所以不似欧洲杯赛那样精彩,除去亚洲足球整体水平不高之外,也跟球队的参赛态度和目的有关。尤其是中国队提出的练兵,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不会逐渐被人们理解,反而会越来越看出失当。


  “输了球但看到了希望”,难道赢球还不如输球更能看到希望?


  “用过才知谁能承担大赛重任”,难道不能争取拿下卡塔尔队后再去试用他人?


  “组队时就确定目标是世界杯外围赛”,难道打好亚洲杯乘胜进击还不如输掉亚洲杯哀兵再战更有利?


  “没有提出明确的成绩指标”,难道现在不愿增添压力,将来世界杯外围赛时的压力会比亚洲杯小吗?


  小组出线居然可望不可即,从中国足协官员到中国队教练组,很多解释已经耳熟能详,给人感觉都是为兵败多哈辩解,怎么也听不出一点铿锵。败军最多是吃一堑长一智,不可能有胜利者的士气,没得过100的学生永远不知道考满分是什么滋味。有媒体报道了特鲁西埃、霍顿、米卢关于中国队表现的评价,这些人没有进谏忠言的义务,但是很多话并不逆耳,洋人有时比中国人更爱说大实话,关键是闻者所处的位置决定着是否听得进去。


  静下心来,好好看看八强赛吧,那里集中了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中的对手,是亚洲一流对二流的交锋,真刀真枪,没有一个只是在练兵。希望看过以后,总拿中国足球当痰盂的人能多少明白足球水平不是用骂声就能提高的,总找理由来掩饰的人能多少明白战略失误比战术失误的损失大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