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憨山大师)

(2025-10-17 15:12:22)
标签:

憨山大师

老子道德经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4章

至诚心

分类: 国学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此释上章“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之意,以示圣人之要妙,只在为人之所不为,以为学道之捷径也。治人事天工夫,全在于此。
安于未兆,盖一念不生,喜怒未形,寂然不动之时,吉凶未见之地,乃祸福之先,所谓“几先”也。持字,全是用心力量。谓圣人寻常心心念念,朗然照于一念未生之前,持之不失。此中但有一念动作,当下就见就知,是善则容,是恶则止,所谓“早复”。孔子所谓“知几其神乎”。此中下手甚易,用力少而收功多,故曰“其安易持”。兆,是念之初起;未兆,即未起。此中喜怒未形,而言谋者,此“谋”,非“机谋”之“谋”,乃戒慎恐惧之意。于此著力,图其早复,盖第一念为之于未有也。
若脆与微,乃是一念始萌,乃第二念耳。然一念虽动,善恶未著,甚脆且微。于此著力,所谓“治之于未乱”也。“合抱之木”以下,三句皆譬喻。毫末,喻最初一念;累土、足下,喻最初一步工夫也。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64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