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知收敛的人会被人收命

(2011-02-17 23:03:36)
标签:

原创

许攸

自傲

收敛

收命

杂谈

分类: 歪批三国

 不知收敛的人会被人收命

  一个人如果有了贡献,或者建立了功勋,切不可太过张扬、更不能居功自傲、恃才放旷、傲慢无礼,否则,不知收敛的人会被人收命。

  三国中曹操的发小、许攸就是一个不知收敛而且十分张扬的人,结果,他为自己张扬个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许攸自幼与曹操、袁绍是好朋友,他在袁绍起家之时就跟着袁绍打天下。在袁绍帐下,许攸是称得上是十分有智谋的谋士。

  特别是官渡之战时两军相持阶段,许攸截获曹发往许都求救措办粮草的告急文书,于是献计袁绍,趁曹操粮草不济、分身无术之机,分兵星夜奔袭许都,抄曹操的后路,必然使曹操首尾不能相顾。那么,许都可一举可下,曹操亦可擒也。正话间,忽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审配书。书中先说运粮事;后言许攸在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袁绍见书大怒曰:“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

  许攸只得发出 “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的仰天长叹。

  后人有诗叹曰:“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

  于是,许攸畏惧见疑袁绍、性命不保,干脆就临阵叛逃到了曹操那边。反而为缺粮的曹操献上了偷袭袁绍粮草囤积之地的乌巢的奇谋,使曹操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的胜利。

  官渡之战得胜后,许攸又建议曹操作速进兵,速战速决,兵分八路攻占邺郡,打得袁军大败而逃。

  袁绍兵败,气血攻心,吐血斗余而死。

  袁绍死后,许攸又献计决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袁绍老巢冀州城,令袁尚兵败逃亡,审配身首异处,彻底把袁绍集团打垮了。按说立下大功的许攸应该做到有功不自恃才是,他出出风头也就罢了,可他偏偏好显摆。仗着少年时就与曹操结成的哥们的经历,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曹操的小名,没大没小的阿瞒阿瞒的乱叫:“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令曹操大失面子和尊严。

  曹操虽然强颜欢笑,心中却自是着恼。

  曹操的部将见许攸如此不尊重他们亲爱的曹丞相,也都愤愤不平。

  如果许攸就此打住,收敛心性,事情也就罢了。偏偏得意忘形的许攸几天后在东门内饮酒,恰逢曹操的勇将许褚进来,又得意洋洋地对许褚说:“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

  许褚可不是曹操能口是心非地装笑,顿时大怒曰:“吾等千主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不识事务许攸还嘴骂道:“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

  听了这话,许褚顿时大怒,拔剑将许攸杀死,提着他的头去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某杀之矣。”曹操却说:“子远与吾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

  从许褚怒杀许攸、曹操只是装模作样地数落许褚几句、厚葬许的情节来看,如果许褚未得曹操暗中指使,是断不敢擅杀曹操的故友、谋士许攸的。许褚杀许攸只不过是执行曹操的指令而已。

  许攸之死,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为人要谦虚谨慎、行为要有所收敛,切不可居功自傲、恃才放旷,更不能在自己的上司面前傲慢无礼,伤了上司的颜前、无礼节面。否则,自己不知收敛,就会被人收命。这就是许攸之死给人们留下的教训。

(本文系黎明江南原创)

原创歪批三国系列:
1、借箭并非诸葛亮首创

2、阿斗其实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

3、关羽、张飞够哥们刘备却不够意思

4、曹操假仁义换得大人情

5、关羽“降汉不降曹”是没有理由的理由

6、三国人物中最不会说话的人

7、杨修的死因是道破了曹操的心机

8三国人物中最会说话的人
9、诸葛亮都有哪些失策之处

10、刘备为何敢许诺诸葛亮“可自为成都之主”?

11、江湖义气过早断送了蜀汉大业

12、晒晒诸葛亮的馊主意

13、定三分孔明识见不及鲁肃

14、失荆州是因为大吗?

15、刘备是位演技派枭雄

16、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为而为之的四大原因
17曹操是个善于假戏真做的实力派演员

18、张飞的另一面---智勇双全的将才

19、曹操曾是十分捣蛋的问题少 

20、揭秘曹操十大杀人伎

21、刘禅乐不思蜀的病根来自遗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