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延高坦言“羊羔”“看上去确有散文感”
各位网友好:谢芳、徐帆、刘亦菲是我为今年九月份《大武汉》杂志所写的三位武汉籍知名演员。其实我不只是为明星写诗,而且为武汉的许多显著人物写过诗,比如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著名画家周韶华、助学老人江诗信、优秀乡村干部何红舫等等。我希望通过对生活在武汉这座城市的优秀份子的赞美,来赞美这个城市,传播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传播人性的真善美。但我也知道这类命题诗不好写,要表达感情,文字就需厚重,因此多用白话手法。看上去确有散文感。(车延高,2010年10月21日)
这段文字摘自车延高2010年10月21日发的博客文章的序言。为了不曲解车延高的愿意,特完整摘录。
在他博文的自序中,说明了他写作的动机,无疑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能把不是诗的“羊羔体诗”当作诗。如果是这样,诗还成其诗吗?
其实,羊羔体主人当初是把不是诗的“羊羔体诗”当作诗的。因为他收进了他的诗集之中。这就把诗体搅和了一把,从而引发网上的热议。
在沸沸扬扬的争论声中,车延高终于站出来说话了。他说赞美城市优秀分子“这类命题诗不好写,要表达感情,文字就需厚重,因此多用白话手法。看上去确有散文感。”
尽管他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羞答答的说出“羊羔体诗”“看上去确有散文感”,但也是值得称道的实话。
车延高或是因为文字的“厚重”没把握住,从而使“厚重”的文字将诗体压得变了形、成了“羊羔体”呢,或者是他也隐隐约约感觉到所谓“羊羔体诗”本身就不是诗,因此才说出“看上去确有散文感”这羞答答的大实话来。
但是,不管是大方地宣称或是羞答答的述说,都说明车延高是个好同志。
遗憾的是:他实话没有说实,骨子里还是把“白话”的“羊羔体诗”当作诗、或者照“羊羔体诗主”的意思是“有散文感”的诗。
笔者认为:如果将诗“创新”成了散文,那么这是诗的没落;承认“羊羔体诗”“白话”、“看上去确有散文感”是“羊羔体诗主”觉悟的提高。
车延高同志的羞答答的实话实说为“羊羔体诗”不是诗提供了新的注脚。
如此,众人还需要为不是诗的“羊羔体诗”去争论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