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要领

(2009-09-26 14:01:15)
标签:

健身

人胰岛素

血糖

注射器

注射方法

糖尿病

健康

分类: 科普 糖尿病

 

 

       李老太患糖尿病多年,前一段时间因病住院,由医生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但出院回家后,她在家用同样剂量的胰岛素血糖却不稳定,因而来诊。笔者问她用什么胰岛素,她答不上来;问怎么注射的,她做了个手势,却是很有问题的。改进注射方法后,李老太的血糖就平稳了。笔者因此感觉还是很有必要讲一讲胰岛素注射方法的相关知识,以及究竟应该怎样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的品种有哪些?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大致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动物胰岛素比较便宜,但只能用注射器注射。其他种类则可用“笔”注射。短效的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也称正规胰岛素)是透明的,可用于静脉滴注,也可用于皮下注射。其他种类都是皮下注射,包括中效胰岛素和预先把短效和中效混合的预混人胰岛素。

       用什么注射器?  动物胰岛素应该用一次性胰岛素注射器,其刻度是胰岛素单位,针头细,而且没有死腔,不必消毒。实在没有条件,则可以用需要消毒的结核菌素注射器,仔细计算好所需胰岛素剂量的容积后进行注射。绝不能用一般短粗的1毫升注射器,因为这时剂量可能不准。其他的胰岛素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建议用相应品牌的人胰岛素注射笔,再配以31G(0.25毫米)×5毫米的超细超短型针头。这样即使垂直注射,也不会注射进肌肉,疼痛的感觉也会更少。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针头不必消毒。

       为什么要注射到皮下?  药用胰岛素大部分是六聚体,也就是6个分子聚在一起,注射到皮下后,先分解为二聚体,再分解为单个分子而吸收入血。一般来说,患者在餐前半小时注射后,待到吃饭及消化吸收,血糖高峰一般在餐后1~2小时左右,因此不希望注射的胰岛素很快发挥作用。如果注射过深到达肌肉里,由于肌肉内血流丰富,吸收就会很快,血糖就会很快下降,患者就可能出现低血糖。待到食物吸收出现血糖高峰时,却没有多少胰岛素发挥作用了。

        怎样注射到皮下?  皮肤的最外层是真皮,作青霉素皮内试验时就在这一层中形成小疱。真皮下面是皮下组织及脂肪,再下面就是肌肉了。李老太的手势是垂直地注射到自己的前臂,因此很可能将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因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要能可靠的注射到皮下,一是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捏起真皮和皮下组织,但不能用所有手指把肌肉层也一起捏起;二是针头以45度角斜刺入捏起的皮下组织。

        注射的部位有哪些?  常用的是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皮下脂肪组织而没有较多的神经血管分布。如果患者自己注射就不可能对上臂一手捏起皮肤一手注射了。腹部则一般选择在肚脐两侧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因为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大腿也只能在前面及外侧面注射,这是因为大腿内侧的血管和神经较多,不宜注射。臀部的皮下层最厚,其次是腹部、手臂,大腿的皮下层最薄。

         注射部位要时常轮换  因为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它能促使局部脂肪组织增生而产生硬结,所以绝不能总在同一个部位注射。部位轮换的方法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前一种轮换可以是早晨在腹部注射,中午注射到大腿,晚上注射到臀部。后一种轮换可以是第一周注射在右边,第二周注射在左边。更重要的是在同一部位,要注意在距离上次注射点至少1厘米左右的位置再注射。如果能在一幅人体图上记录所注射的部位及日期则更好。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如果皮下已经发生硬结,就绝不能再注射到硬结中,不然胰岛素很难被人体吸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