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找到4篇科普文章----预测2050年的医学如何

(2007-04-10 19:08:49)
分类: 其他
     我的文章虽有500多篇,  却多是真名实姓,我不喜欢用笔名。可是有时候也不得不用笔名。 原因是有的报刊规定,同一个版面上,一个作者不能有二篇文章。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编者不得不给第二篇文章改个名字。 这就产生了笔名。  我在<<新民晚报>>上的这种情况的笔名,叫作"佳庆"。 反正"家庆"、"佳庆",听起来都一样的。
 
    承晚报同志的帮忙, 用这个笔名检索, 又找到了5篇小文章,其中4篇是有关于预测2050年的医学发展可能的情况。我们的孙子、孙女们,可能会来验证这些预测准不准?  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些什么预测?
 
<日期>=2001.06.17
<标题>=国外预测2050年的医学———2050年的计划生育
<作者>=佳庆
  到了2050年,只生一个孩子的方针可能会改变。因为很可能那时是连一个也不想生了。
  那时候的受孕将比现在更容易,方便得多。美国杰斐逊大学生殖内分泌学教授认为,那时妇女可能会等到四五十岁以后才希望有孩子。她们可以在20岁左右取出卵子,冷冻保存。待到想要孩子时再解冻,在体外受精,以后再转移到子宫。那时遗传学家可以筛查(并纠正)许多先天性缺陷。甚至对某些健康的遗传问题(如身材矮)也可加以“纠正”。至于性格及智力,由于影响的基因及因素太多,恐怕难于在胎儿期设计好。
  甚至进一步设想,还可能有人工子宫。不必将受精卵移植到母亲腹中,而是送到实验室中。这种人工子宫,靠基因工程学家的研究,有可能从母亲自己的干细胞培养发育而成。因此从卵子到子宫还是母亲自己的,只不过不在体内而已。
  佳庆编译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02.01.16
<标题>=国外预测二○五○年高科技居室 
<作者>=佳庆
 
    今天对上海人来说,住房问题是个谈话的热点。还免不了对如何装潢议论一番。但到了2050年,住房的高科技装潢就可能和医学有关了。
    美国医学会在芝加哥的老年和社区卫生主任预测,到2050年在房间里会有许多传感器,可以测血压、脉搏、体温。你的医生可通过因特网及摄像头在他办公室里监测你的病。你腿上长了个可疑的痣,可通过数码照片或摄像传给皮肤科专家作远程诊断。还可以有微型心电图机、超声摄像机及其他设备,在家里把这些信息传给医师。这样就不必到诊所或医院去看一般的病。还有许多家用的医学试验及仪器,如今天的抽血及刺指尖血测血糖,那时完全可以不必刺血,只要用血糖传感器放在皮肤上即可。到那时候,高科技的居室装潢可以使有慢性病或残疾的病人在家里生活得更好!
    佳庆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03.07.23
<标题>=国外预测二○五○年的医学 仔细看清你的动脉 
<作者>=佳庆
 
    今天我们只能根据血管造影等手段来检查心脑大血管。当发现病变时往往为时已晚。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心脏科主任认为,到2050年,医师就可以应用新的造影措施来仔细看清心脑的动脉,一旦发现有细微的变化,即使发生心肌梗死或脑中风的危险性不大,就可立即采取措施。那时会出现一些新疗法,如促进血管生长的药物,可以使在有病的血管旁边新生一条健康的血管。这样就不必搭桥手术。此外,即使发生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后,医师也可能从健康的部分取出细胞,用基因工程技术促使细胞增生,再将其注射回心脏以代替有病的部分。这样今天引起死亡主因的心脑血管疾病就不再是人类的主要杀手。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03.07.30
<标题>=未来基因诊断和治疗 
<作者>=佳庆
 
    自从发现DNA双螺旋到基因研究进展非常迅速。以致美国国立人类基因谱研究院的副主任不愿预测10年后发展究竟如何。她认为只要10年左右医师就可以只抽一些血送到基因实验室来检查你可能会发生哪些病。开始时实验室只能测定少数遗传疾患,但测定疾病的数目会逐步增长。医师可以根据测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以预防这些病的发生。至于基因治疗大约是10年以后的事。此时的基因治疗将不仅仅是针对遗传疾患,将有可能调节我们的免疫系统,以此来战胜感染或肿瘤,甚至治疗艾滋病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