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全世界对它都并不了解。5月6日及12日,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及英国的《柳叶刀》杂志先后发表了加拿大多伦多及中国香港等地的几篇“非典”总结报告,告诉我们一些情况。
其中对老年糖尿病人有没有关系呢?有的,而且是触目惊心的。主要是多伦多报告自3月7日至4月10日收治的144例,结果死亡8例。其中有6例原有糖尿病,另1例原有癌症,另1例虽原无伴发病,但他吸烟。新加坡报告最早20例中死亡3例。香港淘大花园楼感染75例中死亡5例。此8例不像多伦多那样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但也是年老者居多。他们统计60岁以上老年患者死亡率可达55%。
香港认为原来有慢性乙型肝炎者(占12%)容易发生呼吸衰竭。所以住院第2周的病情恶化与免疫病理损害有关,而不是因为未能控制病毒复制。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最近加拿大、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和越南的统计,认为24岁以下的年轻患者病死率不到1%,25岁到44岁者为6%,45岁到64岁者为15%,65岁以上病死率可达50%。总的病死率平均为14%~15%。此数字比最早的统计大了近4倍。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此数字不会再升高,而且越是流行接近尾声时,死亡率会越低。
其实与其他恶性传染病相比,“非典”死亡率并不算高。霍乱如未治疗病死率达50%,天花为三分之一,炭疽为一半以上,艾滋病几乎百分之百。流感病死率虽低仅1%,但其传染性比非典要强得多。因此没有必要为害怕“非典”而恐慌,问题在于要以科学态度正确对待。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如糖尿病及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原因是这部分人一旦得了“非典”,由于年老体弱,体内免疫力较年轻人低,预后是不良的。还因为目前没有特效药,在确诊后不少医院用抗病毒的利巴韦林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前者副作用大对老年人不利,后者对糖尿病人可加重糖尿病病情。此时又要治“非典”,又要治糖尿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预后不好。
老年糖尿病人在“非典”流行期间怎么办呢?一方面应尽量把血糖控制好,使糖尿病稳定;另一方面加强预防“非典”,主要是室内通风、勤洗手、不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等。目前基本上明确“非典”易感染密切接触者,如医务人员及家庭成员。老年人一般社会活动较少,在此期间就应更小心避免与患者接触。至于用各种药物来预防,还是应该听从医师意见,切忌盲目乱服各种“预防药”,否则出现毒副作用反而于身体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