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见过“胖墩糖尿病”的名称,现在怎么又多出一个“胖墩糖耐量低减”?是的,这是指肥胖少儿的葡萄糖耐量低减(简称为IGT)。因为以前只在成人身上查IGT,而现在则在儿童身上也发现了IGT。
IGT有什么问题呢?在以前,IGT是作为糖尿病的一种类型。也称为“化学性糖尿病”、“隐性糖尿病”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文件提出,IGT是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异常,而不归于糖尿病,不戴糖尿病的帽子。那么,既然它不算糖尿病了,为什么还要重视它呢?因为它的患病率在不断升高。我国从1978年调查成人为0.30%,至1996年升至7.6%。1998~2000年上海社区居民20岁以上者IGT患病率高达10.48%。这是非常惊人的增长。
而且它很易转化为糖尿病。欧美报道年转化率为3%~7%,我国报道为7.7%~8.95%。因此它是糖尿病的候补者。
还有,它本身也易合并有其他病变,主要是血脂紊乱及所谓的代谢综合征。由此患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大庆地区研究显示,IGT与正常人相比,冠心病的患病率高10倍!
由此可见,即使不戴糖尿病的帽子,IGT也是值得十分重视的一种病了。
由于诊断IGT一定要作糖耐量试验,所以过去仅在成人中研究,未检查过儿童。2002年3月国际著名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耶鲁大学医学院专家的研究结果。他们查了167名肥胖少儿,其中4~10岁55名,11~18岁112名。他们都作了两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还查了血中胰岛素和C肽。结果发现IGT在10岁以下者有25%,11岁以上者21%。后者还发现4%患2型糖尿病。这是在胖墩中检查IGT的第一篇报告,值得重视。
他们还发现,IGT的血中胰岛素及C肽明显升高,说明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但在几个2型糖尿病少年的血中却不升高了。说明前者胰岛功能相对尚好,而发展成糖尿病后胰岛功能却减退了。
肥胖少儿发生IGT为什么大家很重视?因为,一方面IGT很易进一步发展为2型糖尿病,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易有心血管病。不论发展到糖尿病与否,在二三十年后将出现慢性并发症,对于正值三四十岁的风华正茂的中年人来说,将是个致命伤。
因此从防止心肾等并发症来说,应防止糖尿病,而防止糖尿病应先防IGT。再从预防IGT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防止肥胖。因此我们的家长们,切莫以为白白圆圆的胖墩多可爱,为了孩子将来的健康,最好不要养成为胖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