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否饮酒,这是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医师的回答是“不”。因为一般认为饮酒能使糖及脂代谢紊乱,能损害肝脏,对糖尿病不利。但近年研究认为,其回答要因饮酒量的多少而异。这不是个简单的是非题。
大量饮烈性酒肯定对心脑血管有害,但饮少量酒则对心血管病有利,这是近年来几乎一致的意见。那么对糖尿病究竟如何呢?近年研究大多认为少量饮酒对糖尿病有益,可以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脂,甚至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例如2000年11月发表的一篇对1196人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敏感性与饮酒量的关系呈倒U字形。也就是说,少量饮酒时敏感性最高,不饮酒及多饮酒时敏感性最低。以酒精计,平均每日饮18克以下时胰岛素敏感性最高。
2001年9月刚发表的对84941名护士观察16年的分析认为,每天饮少量酒者发生糖尿病最少,不饮酒或多饮酒者发生糖尿病较多。2000年4月发表的对20951名中老年男医师观察12年,其结果也如此,少量饮酒者发生糖尿病最少。看来饮少量酒对2型糖尿病有预防作用。
不过这些研究均指出,即使在统计学上饮酒量多少都与糖尿病有显著关系,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体重超重或肥胖等因素。因此决不能认为单纯靠饮少量酒就能预防或改善糖尿病。
至于“少量”及“中量”酒究竟指多少呢?按北美标准,中等量是指男性每日饮酒精24克,女性12克。少量则应该更少些。美国糖尿病协会意见,糖尿病人饮酒不能超过此量。而且他们反对饮酒时不吃食物,认为这样对用药的病人可产生低血糖。不过我国习惯,饮酒绝大多数是同时进食的。他们认为,如血糖原来就控制得很好,则少量饮酒不影响血糖。如要计算热卡,则酒精的热卡应算在脂肪的热卡内,也就是说,减少脂肪。至于有酗酒史者及妊娠者必须戒酒。对于有胰腺炎、血脂紊乱,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者,以及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者,应该减少饮酒量或者戒酒。
我国饮酒习惯与国外不同,饮酒量也不如他们多,目前对一般人饮酒量的多少尚无正式的规定。不过从近年研究结果来看,每日饮少量淡酒对于一般中老年病人是有益的。而且即使平均每日量是一样的,每天喝一点比许多天喝一次大量的要好。但是切记有以上疾患者应该戒酒。而且我国有车族在增多,驾车前或进行任何精细操作前,即使少量酒也是喝不得的!
(发表于新民晚报2002.01.16养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