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肥不如防肥

(2007-03-08 12:06:44)
分类: 科普 营养保健
    前不久去美国,友人问我对美国的第一眼印象是什么?我说是胖人多。因为机场内走动的二、三百斤体重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黑人妇女。我说大概是美国人钱多,吃得太好,所以胖人多。回答是并非如此,美国是富人不胖穷人胖。以后在美国时间久了,发现果然如此。

    在美国,消费贵的是住房等,食品相对来说很便宜,所以即便是穷人也不会吃不饱。而西方饮食习惯是粮食吃得很少,主要吃猪肉、牛肉、奶酪等动物食物。国外旧汽车又不贵,故一般人活动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蓝领阶层食物的热卡量很高,又多动物脂肪,多糖类,少粮食,少体力活动,就很容易发胖。而且往往是全身肥胖,尤其是臀部及大腿更明显。

    另一方面,知识水平较高的白领阶层知道要保健,也有经济实力去采取措施。例如饮食中不吃动物脂肪,市场上大量的无脂肪食物,包括脱脂牛奶、无脂肉类、无脂冰淇淋等,还有许多无糖食物或代糖甜味剂。即使一般“可乐”饮料也分有糖、无糖两类。这些精加工的食物当然比未加工的贵。经济条件好的人还多选择价贵的鱼、龙虾等海鲜。总之在饮食中多花钱防止肥胖。此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体育活动。他们虽然以车代步,但专门花时间进行锻炼。清晨在路边慢跑的人很多;公寓、旅馆中有专门的健身房,有健身器械供使用:经常可以看到汽车顶上放着自行车,原来是开了汽车到休假地去骑自行车。如此等等,也是花了钱去健身。所以富人肥胖的倒比穷人少。

我国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与肥胖有关的疾病也逐年增加,这些都与我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口可乐化”或“麦当劳化”有关。其实,我国的传统饮食和生活方式有不少是很好的,例如:饮食以植物类食物为主,粮食占相当比例,我国的以自行车代步更是受到国外的称赞。当然,随着经济的改善,生活不可避免的会有变化。但我们应当吸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食勿过饱,不吃荤油,多吃蔬菜,少吃白糖,加强锻炼。总之,减肥不如防肥!

(发表于新民晚报1997.12.14康健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