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
买入银行的时机越来越近,但还是希望出现大的负面因素爆发再说,例如部分银行坏账率大幅攀升,业绩出现负增长等等等等,随便一个地雷大爆一次。
瑞雪julia:觉的银行股价的大底基本上也就是现在了吧,再坏又能坏一哪里去呢,呵呵
瑞雪julia:如果等到不良率已经增高到顶,股价其实已经涨了一大段了,所以现在预期很不好的时候,才是介入良机吧。 (11月11日
15:18)
阿团的内部积分卡:常识角度来看也应如此:周期股的大底不会是在群体业绩增长30%以上、财务报表无比亮丽的时候,希望不良率、业绩增速尽快升降到顶底。
(11月11日 13:53)
万倍不是梦 :不光是周期,更多的结构瘦身 和接下来漫长的调整和改革。(11月11日 12:54)
回复@混乱中的秩序:银行是比其他强周期性行业要好一些,但仍然属于周期的范畴,这三年股价走势也契合周期行业的规律。周期股难投资,只有极端情况才好判断,前几年银行处于景气度高峰期无疑,接着往下走就顺理成章,向下走不一定就是负增长或者亏损,业绩大幅放缓也是往下走。现在投银行我觉得没问题,但三年前投就值得商榷。(11月11日
12:54)
混乱中的秩序:这点绝对同意,我说的是强周期,没法估值,完全由产品价格预期和竞争格局决定,但银行股不该这样看 不符合
(11月11日 12:34)
而且前者常常是越跌PE越高,后者越涨PE越低,直至到下一个轮回。 (11月11日 12:11)
回复@混乱中的秩序:但周期性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同,很多时候就是由预期决定股价的走势,预期进入行业向下周期,业绩多好都跌,预期开始进入行业向上周期,100倍PE也能狂涨。
(11月11日 12:09)
混乱中的秩序:回复对,可以批判,但不以市场决定观点,其实a股的个性确实特别,买银行的人自然不是玩预期的人,玩预期有太多选择
(11月11日 12:05)
回复@混乱中的秩序:我的态度是开放的,我也等着买入银行股的机会,只不过认为还不到时候,否则我不会花那么多时间看银行。 (11月11日
11:58)
混乱中的秩序:消费银行咱都有,而且银行因为大家的看贬收益也不差相比很多股票,你其实态度而不是分析决定了观点,我一直关注几个观点不同的人
(11月11日 11:54)
混乱中的秩序:银行到底是业绩的周期性还是预期的周期性,很显然 (11月11日
11:51)
回复@费伟律师:是指行业周期,过去三年是银行业景气度从高峰期回落阶段,周期性行业基本面从顶点下来就算业绩还好,股价也一定会下跌。周期性行业基本面和股价波动基本正相关,股价领先但受基本面引导,现股价已从波峰到接近波谷,但基本面还在向下走的中段,只有行业接近波谷,股价才会真正重新向上。
(11月11日 11:46)
回复@红荔映南岭:看空三年不对吗?股价已从一个方面佐证看空的正确。三年前买入银行股的是不懂周期性行业的轮回规律,股价涨跌与行业周,期所处阶段更相关,业绩增长的作用依赖前述因素。其他很多好股票已上涨数倍,耗在银行股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已经很高
(11月11日 11:22)
勇敢一点CPA:这三年大消费和大金融是"价值投资者们"的两个主要方向,无论未来如何,这三年的输赢已有定论,别不服气,别在分析,别多解释,消费新贵洋河与银行新贵民生的股价已经说明一切
(11月11日 11:21)
费伟律师:周期性行业是指业绩的周期性还是股价的周期性?不太懂。假如这三年银行的业绩是真实的,这个周期性是不是就是业绩三年一直良好,但股价不断下跌?
(11月11日 11:20)
中庸一点比较好,不要看空也不必看得特别好,另外时间也是一种成本。
中国的格雷厄姆:同意,股市没有绝对之事情 (11月11日 10:47)
XR付羽 :这话对,不看好只代表上涨空间不大,不适宜押大舱位,不代表就看跌
幸运杰森:预期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靠谱,活在当下也许更实在一些,对未来的判断,除了各人的能力外,运气也很重要,对于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中庸一点确实比较好。
诸暨逸散088:话不要说得太满,有很多大师都说过资本市场均值回归是必然现象,现在涨得好的未来未必会涨得好,现在跌得多的未来未必不会涨。
(11月11日 09:50)
抓住黄金十年:太赚钱也不行,不赚钱也行,人的心态就是这么奇怪。没有绝对的好标的也没有绝对不好的标的,关键还是要看价格 (11月11日
09:09)
灵通天涯:三低十历史25%R0E十悲观预期,比放高利贷安全, 当自巳当老板 (11月11日
08:11)
投资懒人:占比高,不是银行太赚钱,相反银行很有很大空间!比如国有银行精简人力提高效率!而是中国很多企业利润太低!要么亏损如航运钢铁,要么微利如代工、要么没有话语权只能拿小部份利润如合资汽车!真正要做的因该是想法提高其他行业,而不是想着杀富济贫!就算银行全部免费贷款,该死得企业还是要死!
(11月11日 06:37)
投资懒人:看空银行没关系,但得那点干货出来吧!常识、给你讲下常识!大银行全部上市,基本代表中国银行业!而很多如华为大企业未上市、很多大企业近年也极差比如以前远洋一年赚200亿,现在到亏100多亿!还有就是中国很多利润被跨国公司拿走,比如大众!
(11月11日 06:30)
不繁愈不凡:我想说,有实力的银行基本上都上市了。上市的银行基本可以代表所有银行,而其它行业的上市公司才多少呢?绝大部分都没上市吧
(11月10日 23:15)
长长的川:同意,这个逻辑简单而准确//@梁军儒://@晟泰投资薛冰岩:不看好银行股,不用读财报,还是用常识吧。银行一个行业,赚了全部上市公司一半的钱,这在任何经济体都没天理。在缺乏该常识的前提下,谈估值、谈赢利、谈财报等,基本都是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如同苹果,一家公司占有行业一般净利润,很难再长高
(11月10日 23:06)
不会游泳的徐胖子:怎么总有人脑子转不过弯呀,银行业占上市公司利润的50%又怎么了呢?不同行业证券化率不同呀,整个金融业占全中国利润总和的15%都不到呀,同口径的数据美国现在是25%,金融危机的时候还真的是接近50%。
(11月10日 22:40)
邵登华:认同这种常识,国家也在朝利率市场化方向走,相信国家高层比大众更早看到银行高盈利!但:1,改革需要一个过程;2,银行目前的估值确实低,相信配置银行股的人或机构是在做一个平衡组合,毕竟再较大幅度下跌不会很大;3,很明确,银行股的升幅是有限的!
(11月10日 22:37)
林邨章:民生银行,坚决持有不动摇! (11月10日 22:25)
丑男苗:看好不看好也就那样,利率的市场化,只能让好银行更好,差银行更差 (11月10日
22:07)
未来之星lam:不看好很正常,因为现在是全部人都不看好的估价。大家都是在猜而已。 (11月10日
22:04)
阿团的内部积分卡:回复@DJay_Huang:银行股的投资逻辑不是成长,而是过度低估。 (11月10日
22:03)
唐朝:如果市场只有工行和一堆st,结果发现一家银行赚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百分之几百,哈哈没天理,绝不能投资银行
一个小小的投资者: @0水在鱼中流0 @不会游泳的徐胖子 @熊熊babybear13 @东博的老股民 @申木凡 (11月10日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