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
崔永远:
这两天突击看了滚雪球,我发现老巴是什么公司都会购买,做桶的公司,房屋建筑商,报纸,刀具,鞋子,珠宝,糖果公司,家具,公用事业,纺织厂等等.当然最多的还是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他最拿手的是对公司的估值,绝对低估才会买入,对安全边际的要求非常高,再好的公司价格高了坚决不买.对行业的选择可能就不太重要了.早期是尽可能的把公司买下来,当时更多的是在私下交易,然后长期拿住,这些公司每年的利润就成了老巴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大的清仓行动只有一次,其余时间是不断买入美国公司的过程.
初读滚雪球---安全边际和长期持有的认识
1.老巴初期成立合伙人公司,购买没有上市流通的企业股权.只要股价低估,基本接近或低于净资产买入,很多行业如做桶的公司,房屋建筑商,自来水公司,报纸,刀具,鞋子,珠宝,糖果公司,家具,公用事业,纺织厂等等.当然最多的还是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他最拿手的是对公司的估值,绝对低估才会买入,对安全边际的要求非常高,再好的公司价格高了坚决不买.对行业的选择可能就不太重要了.早期是尽可能的把公司买下来,当时更多的是在私下交易,然后长期拿住,这些公司每年的利润就成了老巴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大的清仓行动只有一次,其余时间就是老巴不断买入并持有美国公司股票的过程.
2.购买这些烟蒂型公司给老巴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布法罗晚报,所罗门,布莱顿公司都给其带来很多法律方面的麻烦,还有可口可乐董事会的斗争,纺织厂的关闭......不过,老巴认为,只要取得了足够的安全边际,他就可以去做.虽然是冒着公司倒闭的风险.布法罗晚报差点放弃,所罗门也差点血本无归,不过最后都挺过去了,但纺织厂和鞋厂是他最大的败笔.当然科恩公司让老巴也意识到:零售业是非常棘手的生意.实际上每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大的连锁店经营最终都会陷入麻烦并且很难调整.这个也可能间接造成了巴菲特没有购买沃尔玛,利润率非常底的零售业也确实不好把握.
3.巴菲特认为股票是应该长期持有的东西,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股价随着上涨.他说:在错误的时间买入卖出或付出高价都无异于自寻短见.如果长期来讲,美国社会各行各业都会好转,那又为何会费力挑选投资对象,还认为自己干的好呢?我在想,老巴组合里为何很少有漂亮50的股票,可能是价格一直是老巴不买的原因.这种股票可能一直高估,没有合适的买点.在我看来,没有老巴不敢买的企业(科技股除外),即使这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非常非常平庸或者是亏损的企业,但前提是价格必须具有安全边际.读这本书,使我再次加强了对安全边际和长期持有的认识.今年老巴增持富国,买美国银行,高盛,看来是金融股在这次危机中给老巴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
tzmwg:
看错市如何算.以为具备足够安全边际买入的便宜货,如同米勒.米勒语:"没想到......,基本面问题如此之深.以至于贵为市场领头羊的优质上市公司居然统统倒下","我还是缺乏经验"'近来总是在想我如果看错了我如何算,比如自以为便宜的价格买入的银行保险,它们出的问题如果很深超乎想象,最终如米勒持有的贝贰斯登.美林,花旗,华盛顿互助般你怎么办??你可能会说:对看走眼的投资目标,止损越快越好,是的,没错.可关键是你根本不确定你是否看走眼.米勒也是事后才说"没想到",已于事无补.貌似老巴买的一家爱尔兰银行亦如
新浪网友:
如果说价值投资“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易”角度来看问题,都不是个准确的表达。我的看法就是一个能力圈的问题,有的人能跳过两尺高的栏杆,有的人能跳一尺高的栏杆,这个不是知行的问题。
所谓的“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易”角度来看问题,主要还是不理解投资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客观的说,只要是理性正当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而且价值投资的叫法都是多余。在股市里我认为只有投资和赌博的区分。而投资客观的的确有高下之分,例如说我和刘翔如果同一个老师,同一学校,一样努力。我就会跑的和刘翔一样吗?当然不会。我以为只要我努力了,快乐了,的确用正确的方法享受了就行了。不用错误的方法和危害社会和别人的方法去投资了就可以了。具体收益是多少,和能力有关和天赋有关,是不能强求的,也不大可能强求的。
简单说,不同人由于不同的际遇用同样的办法不可能结果是一样的。
静水潜流:
个人觉得资本配置不仅要考虑获胜/失败的概率,更要考虑成功带来的收益和失败带来的损失,一次投资的价值可用如下公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