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梁家武文
梁家武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752
  • 关注人气:11,9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估值及买卖的讨论

(2009-08-17 09:28:33)
标签:

股票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远大前程:

在市场上 只存在4种交易模式 即:价值型买入、投机型买入 和 价值型卖出、投机型卖出
不论投资和投机 都是这4四种模式的随意或刻意组合
我觉得“阶段性卖出”可从资本使用效率的角度来阐述 
当交易者因过高估值而选择卖出,进而又买入低估值品种,那么他的交易仍旧是基于价值为基础的价值型卖出行为。
当交易者因过高估值而选择卖出,进而停止了操作(资金未进入产业无法形成资本,也就无法享受资本增值和复利回报),那么他的交易是基于投机为基础的投机型卖出行为。 

如果仅仅从静态的角度看“阶段性卖出”而不考虑全局交易和交易全局,那么缺少的是战略性的全局思想
全局交易 是指 动态的进出相同股票
交易全局 是指 动态的跟换不同股票

如果交易时必须注意 局部和整体、静态和动态 那么头寸组合弹性就比单次单只股票交易大很多,“阶段性地卖出”也就有其合理性。

 

源石

在某些问题上,总是纠缠不清,我看不过都是些价格投机者,别总以为你是聪明人,这个社会好处总让你占尽,你总能最低价买入便宜的优秀股份,然后就扶摇直上,又在高位卖掉,这种好事总让你遇到?在这种问题纠缠不清,会让你失去对基本面和产业发展的把握,不信,你自己公布下你的操作,要不就是太早卖,或者太早买了,别太聪明计较于一时,可能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总喜欢折腾,买来卖去,在价格上精于计较,但却缺乏长远目光。事实证明根本很难估准这个“估值”的。

然后别用事后诸葛亮来说明问题。别因为说某类股票07年那波行情,在高位没卖掉就证明他不是高明投资者,倘若你总是如此算计,可能你很早就卖了,因为从06年开始启动,涨幅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比08年跌幅更夸张,而且中途总有不少的调整,能耐下性子赚完那波行情的人,都不会轻易卖掉自己的低价买入的股份,只能说,事情总是出乎意料,所以说,以不变应万变,虽然不能占尽市场的便宜,而且在收益上也相当不错,本人就是当年没在高位卖掉的人,事实证明,收益也相当不错。

 

zhubin991022

我认同源石的看法。
超长期来看,在价格上斤斤计较的人即使投资于最优秀的企业赚不了大钱的。
计较的人必定拿不住好股,喜欢追热点频繁操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你赢10次,但只要2-3次的失误就基本回到起点了。
我想引用LIVMORE的一句话:“在华尔街经历这么多年,赚了几百万美元,又亏了几百万美元之后,我想告诉你这一点:我的想法从来都没有替我赚过大钱,总是我坚持不动替我赚大钱,懂了吗?是我坚持不动!对市场判断正确丝毫不足为奇。你在多头市场里总是会找到很多一开始就做多的人,在空头市场里也会找到很多一开始就做空的人。我认识很多在适当时间里判断正确的人,他们开始买进或卖出时,价格正是在应该出现最大利润的价位上。他们的经验全都跟我的一样--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从中赚到真正的钱。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罕见,我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确实了解这一点之后,他才能够赚大钱。"

说实话,我很乐意见到对价值投资报以强烈鄙夷和不屑的人,正是这些人持续不断的存在,才使得价值投资能够持续不断的保持生命力。他们不断的交易,不断的追逐热点,正是目前这个零和市场利润的真正贡献者,感谢你们,因为只要看到你们的想法,并且很轻松地站在你们的对立面就可以坐等利润的上门。

 

舟山:

美国的主流估值:分红率-----市盈率----PEG,个人认为估值的演变显示估值方法越来越激进,中国在07年的大牛市中主流估值方法也是PEG,以银行为代表,招行第一年100%的成长性,第二年50%的成长性,以后每年20-30%的成长性,所以给招行30-40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可后来来了金融危机,招行的估值最低被压在10倍PE之下,这是谁也没想到的。用PEG估值是风险最高的,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实在太快了,企业的基本面也是这样,说变就变,给一个安全边际太重要了

  

沧海

买入与持有、卖出是三回事,而这里讨论的往往是买入,白药再怎么缺乏安全边际,但原来持有的现时需要卖出吗?如果价格合理了或偏于高估就卖出,那么长期投资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安全边际不是常态,明显的高估也不会是常态,在一买一卖之间,中间长长的持有可能更磨人心志了!

 

舟山

判断公司的合理估值,长期看,市销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能比市净率、市盈率还重要。一般来说,如果护城河很强大,市销率会很高(主要原因是毛利率极高导致的),如茅台和盐湖钾肥。但是,95%的公司从长远看壁垒都是不高的,如果市销率很高,股价被高估的可能性极大。现在的煤炭股,市净率、市销率远高于电力股,虽说一个处于上游,一个是下游,放长时间看,因为煤炭在中国并不是稀缺的,两个行业的利润率长期会趋于平均,也就是按市销率可比较这两类不同行业的公司的公司估值情况。至于公司能不能依靠自身的能力生存,就看现金流量表。

按市销率估值,天威7倍的市销率,比特变高很多,就这两个公司看,天威比特变高估,金风科技4.5倍的市销率(按09年预测),虽说这几个公司代表先进制造业,但并不表示他们能获得超额收益,如果持有5年不准动,我相信长期收益率不会高。好像找不到高速成长公司,大概会在医药业吧,对于阿胶、白药、茅台这类公司,我的想法是等待。A股这类波动大的市场,想获取超额收益,还得在周期性公司中操作,当然难度很大。静态市盈率超过40倍以上介入,再能获取超额收益的公司只能是连续数年高成长,这类公司极少,不管大盘处于何种时段,介入的标志之一是静态市盈率要低,许多新股上市后高速成长,但因为开盘就被恶炒,股价已透支了许多年的业绩,就像98年上市的雅弋尔,至05年股价都没有涨多少,虽然98-05年公司的净利润增加了好几倍,而公司上市被爆炒后,一旦成长性差于预期,套个5-10年是很正常的,我认为金风科技估值远高于茅台,股价5年后还是现在的位置很正常。

 

投研工作室
企业估值一定是动态的才有意义,判断企业现在或之前的估值可以说意义不大。顶多只能作为参考。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去判断未来企业的发展状况。这个过程有太多不确定性 前面博主很多文章提到 诸如永续经营 持续盈利能力等等 基于一个大概率去判断是否值得长期持有一家公司 可问题的症结在于怎么去发现这些问题。如果考虑过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公司的不确定性都如此之大,茅台是相对稳健 财务状况和产品都好 可是是否还能保证之前那么高的收益率又是一个问题,对于茅台这样的公司弹性收入又如此之大,也是一个问题。

 

新浪网友:

投资不要太注重PB(个人觉得不重要),跟现金流关系更密切指标PE才是我们应该关注重点。
有一大堆重型资产的行业(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高速公路)PB是很低看似很安全,可它们给投资者的回报远远不如有一个秘方在手的轻资产型企业。很多固定资产随着岁月流逝就成了垃圾。
像钢铁厂每年是赚了很多钱,可是你不得时不时要投入其中大笔利润对其资产设备进行更新,你不更新你就会在激烈的市场被技术领先、生产力更先进、成本更低的对手打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