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梁家武文
梁家武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752
  • 关注人气:11,9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力空调讨论

(2009-03-30 14:08:11)
标签:

股票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新浪网友

我有几点意见
1.空调是技术含量很低的产品,主要看做工和用料。格力的空调还不错,不过卖的太贵,不值。
2.格力的资金占用。不光是把数以万计的经销商成功捆在一起,更大量占用上游供应商资金。这个过程的龌龊不堪,绝对不比苏宁国美逊色。当年格力增发被否,就是因为发审会对此颇有意见。
3.格力号称存货很少,其实是把货压在经销商手里罢了。市况好的时候,存货流转快,没有问题。可是现在经济萧条,经销商手里存货挤压越来越多,如何还有能力继续进货?去年出过几次空调商卷钱走人的事情,都是如此原因。

 

闵乐

从来就不看好格力,但总有人拿他的所谓的商业模式说事,并拿以往的财务数据验证。
我的感觉是商业模式不是根本,若不能提供高壁垒或者垄断根本不值得关注,财务数据只能说明历史,不能说明未来,投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刻舟求剑。
另外不可因果倒置,格力之所以能控制渠道不是因为什么商业模式或者分股之类的,根本原因在于经销商自己能赚钱,所以愿意出力,那一天赚不到钱了,这种大厦的倾倒就再呼吸之间。所以本质上说还是在于格力产品的盈利能力,而格力的产品明显不足以让消费者溢价购买,替代品太多太便宜。这种模式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倒塌就是一夜的事。况且高杠杆也值得警惕,尤其是这种还不具有垄断能力的公司。

 

简单爱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微利或者薄利是长期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一个沃尔玛站起来了  千百个沃尔玛倒下去了

中国的家电市场也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不比日化和零售低
格力现在的优势是销售渠道及微弱的技术优势
捆绑销售在大家都有饭吃而且吃的都比较好的时候   大家活的很都滋润
一旦行业向下 大厦顷刻间灰飞烟灭  所谓的经销商也会大难临头各自飞
格力以上的两点优势 并不能保证它能获得超额利润  也无法把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开
也许格力是想与其他空调生产商和谐共处的
但这是一个能和谐共处的行业么?

 

舟山新股民

长期看,茅台很安全,即使公款消费禁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会提升,茅台酒好喝,潜在消费群体很大,这是不可否认的,而且茅台在经济不景气时可以把酒储藏,没有存贷跌价风险,与茅台相似的还有五粮液,也许泸酒老窖也有潜力,因为贵州和四川是好山好水出好酒,水井坊还太嫩,有待时间检验,至于汾酒,山西的环境那么差,能产出好酒吗?茅台性价比还不好,80以下我会考虑买,也许永远不会有这个价格。格力,虽说比不上日系空调,但中国有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的,目前看风险不大,再说,中国还有许多家庭没有空调,市场潜力还有,空间还有。其实我还是看好民企,生产效率比国企高,在充分竞争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业(住),虽然国企还是在政策方面,拿地成本方面有优势,长期胜出的还将是民企,服装行业(衣)就不用说了,国企根本没有竞争力,汽车(行),还将是民企胜出,比亚迪为什么会走在汽车发展的前列,为什么不是上汽、一汽?除了重要行业,大多数行业国企必须退出,国有企业,名义上说是全民公有,实际上靠垄断获取利润,这些利润被少数人占有,破产了,也没人心疼,实际上不知道产权是谁的。中国的国有企业,有发明创造吗?不是没有能人,是机制不行。



新浪网友

     作为市场上的明星股,格力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称其为类金融型企业。
     从一名空调行业的从业人员来看,和老巴兄一样,我同样不看好格力。
     严格来说,家用空调技术含量偏低,同质化现象严重,作为消费者,买格力还是买美的、海尔、志高,基本上没有很大区别,只不过格力的广告打得好一些,售后服务好一些而已。
    近年国内几大空调巨头集中精力进军中央空调行业,一些没有从业经验的研究人士想当然的认为那是一片蓝海,其实不然。中央空调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特灵、开利、约克和麦克维尔以及日本大金、日立的研发能力远在格力美的之上,一些大项目(如鸟巢、国家大剧院)需要设备提供方更加过硬的技术支持,格力在此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其之所以目前还算成功,完全是因为以上外资品牌不愿去做利微的家用空调(一台2匹机毛利一两百块,而一台螺杆机卖100万毛利能有50万),当然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也是一个原因。
     总体而言,格力的壁垒还不够,护城河还不够深。尽管有好的管理层(好不好见仁见智),但总不如垄断品牌那样让人放心。

 

闵乐

杠杆率过高不论负债来源是什么都很危险,而且很危险,格力这样的行为相当于承担了上下游的风险,一旦产业链现金流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产业中)格力就伤筋动骨了,苏宁强于格力的地方在于现金流充沛,毕竟面对的是消费者,而且产品线的宽广非格力可比肩。
世界是平衡的,那种妄想只占有资源不分担风险的企业要么转型要么灭亡。
不过仔细想想,格力再A股还算象个样,如果足够便宜,承担一把风险也未尝不可。

 

万法归一

    格力——让人喜欢让人忧。
    喜的是成立至今,一直专注的做一件事,并做到最好——生产与销售空调器,格力品牌没有海尔那样被稀释,(但是它那些格力牌的小家电看着有些反感,毛利率也不高,希望能关掉相关生产线,或者改个名别用“格力”了)。08年中报称“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1%,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主要是公司产品销售规模较大,销售网络健全,已经具备相当规模效应”,三季报显示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3%;“专卖店+大卖场”的策略使其销售更有弹性;其专业的品牌已深入人心:种种迹象表明格力在营销渠道的建设上已进入收获期。
    忧的是家电行业处于高度竞争状态,要保持高度的警觉,而且有前车之鉴,一不留神就跌下神坛;空调是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慢,可以看做“非经常性消费”,这一点不如快速消费品;过度占用上下游的资金,显得牛皮哄哄,太过强势了;08年中报显示应收款大幅增加,预收款大幅减少,销售上的退让,表明企业感觉到了市场的压力。
    总之,格力是很不错的企业,经营上也没出现过大的失误,专注、稳健,只要它能继续保持并巩固国内空调市场的老大地位,像现在这样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还是值得关注的。遗憾的是现在比较贵,希望来一个不是致命的坏消息来创造安全边际。

 

轩墨

re TO 股民老K
知道。凡是大量借用别人的资本来赚钱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都得小心一点,当心不能持续。就像资产负债率最高的特殊行业银行业(超过95%),最怕的就是挤兑。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凡是能借别人资本能赚钱的不是恰恰表现出这些企业的强大竞争力吗,象苏宁,BBY, 包括沃尔玛这些强势轻资产的企业不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吗?我同意他们有风险不过这个和你单纯说高负债经营是2会事。靠可怜芭芭的去融资和借钱,和占用别人的钱为我所用,这2者不同的。

 

轩墨

re to 闵乐
杠杆率过高不论负债来源是什么都很危险,而且很危险,
仁兄有点太过于以偏概全了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沃尔玛和戴尔 为例,这些企业发展起来以后,都是“高负债”经营的,但是他们的业绩反而连续高增长,相反类似这样的行业的公司,一但低负债和零负债经营,这些企业的业绩和增长率就会大幅下降甚至亏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具体为什么原因,大家仔细想想吧不难理解。我认为,可以把这个负债率当成检验这类企业的考核指标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奇妙的信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