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与企业竞争优势
(2009-01-22 10:01:38)
标签:
股票 |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
思行
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究竟从哪里着手?恐怕各人的标准和答案各不相同。
除了品牌垄断和行政垄断以外,最基本的当数低成本和差异化了。
品牌垄断需要极长的时间积累、长期的品质保证和诚信的管理层。
行政垄断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管制,限制新进入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直接竞争的对手,减弱了竞争强度,继而达到赚取高于资本投入额的利润。
而市场中大部分的企业只能是依靠不断降低成本的低成本战略和有别于它人的差异化战略!
低成本是大部分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竞争方式,大部分的行业和企业,如水泥、建材、钢铁、能源、资源类的公司因行业性质和产品特点,决定了它们无法采用差异化的竞争方式,虽然有可能形成弱强度的品牌优势。低成本战略并不是那种即时的或是临时性的降低成本、裁员等措施,而是一种植根于管理层头脑中的持久的思想意识。那种早晨醒来和拍脑袋式的宣布要降低成本的企业不是我们想要的低成本战略优势企业。
差异化优势相对而言对企业的要求要高于低成本竞争方式,必须在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如组织管理、产品外形、设计、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企业追求差异化需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与顾客建立某种联系和达成共识,你给的是我要的是根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树立起牢固的重复购买欲望!
竞争优势强弱的路径图依次如下:品牌垄断-行政垄断-差异化-低成本。
行文至此,不禁使我联想起自然界的物种进化结果,大自然残酷的自然竞争法则是适者生存,经济领域又何尚不是如此,与自然界的生物种相比,人类在生物种的进化过程中本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然人类却主宰了这个世界。动物们在进化中为了自身种群的生存和扩大,凶猛的食肉动物选择的是强健的体魄和超人的交配能力,食草动物和其它小生物种选择的是伪装和一胞多胎的生育能力,人类却独辟蹊径,选择了武装自己的头脑,通过大脑形成个体各器官间的协同能力和群体间的配合能力,前者是人类在自然界竞争中的核心优势,后者是优势的具体体现,前者是本质,后者是结果。
我们在分析公司的竞争优势时同样得考虑这种因和果的关系,千万不能将因当作果,本末倒置。
沉默如斯
思行所说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得不错,但我个人认为差异化不能作为竞争优势的一种,差异化需形成品牌,才能有优势,因此它只不过是品牌竞争的一个手段而已.另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除了所说的品牌、行政垄断、低成本外,技术优势也是重要的一种,比如微软。所有的优势中,只有品牌才有可能持久和长期获得垄断利润,行政垄断不能轻易提价,也存在取消垄断的危险;低成本优势碰到资金强大进入者,也有侵占其市场的可能;技术优势就不用说了,社会在进步,专利也只有几十年的期限,总有一天会取代。
对于内在价值的评估,看了各位的留言,意见不一,这只能说明各花入各眼而已。没所谓对错,只要能对自己负责就好。内在价值是不确定的,这得取决于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而未来又是不确定的,所以没人有错。巴老说内在价值的评估有时就像看一个人的体重,你无法精确知道他有几磅,但总能看出他是胖是瘦。我就认为茅台的股价还是比较胖,估计它还能以30%,40%,甚至50%增长的朋友比较大胆,可能是比较了解这个公司吧
留一份清醒
投资讲究逻辑,逻辑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简单这样理解,“因为A,所以一定有B”。
这就是投资的核心所在,为什么买这个股票一定能赚钱,回答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核心。
目前市场上的投资人等太爱研究相关性了,比如宏观经济、外围股市等等……相关性意味什么呢?意味着股价上涨跟这些因素的相关概率,从-100%到+100%。但是这仅仅是相关不是一定的,比如90%的相关性,意味着10%的不相关甚至风险,但投资往往就是这10%让我们全军覆灭!
所以,投资研究相关性是错误的逻辑!因为相关性不能满足“因为A,所以一定有B”;只能满足,“因为A,所以可能(或者曾经)有B”。显然,后者不是一个投资大师关注的东西了。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巴非特的某些投资行为了!比如逆市买入!
所以巴非特认为,ROE是核心指标,因为有可持续的、高额的ROE,哪怕不成长,每年的收益全部分红,我们获得的收益也可以再投资,就如其钟爱的喜思糖果!
秋天童话
巴非特在远离华尔街的老家偏僻小镇面壁憋招40年,得到的结论其实就是一句话: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拿住它!"
正道股
价值投资者的行事方式
邀三五好友喝喝茶、打打球,在温暖的冬日里到郊外去,钓钓鱼、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个电话打来,说你的股票又涨了啊,你只是淡淡一笑,随它去吧。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浮盈不是我们的目标,人声鼎沸的时候,我们懒得去凑那个热闹。当热潮退去的时候,交易所里满是纸片,一阵凉风吹来,纸片沙沙飞起,这时价值投资者才轻轻踱进交易场,跟自己的股票热情的打个招呼:
嗨!伙计,你还好吗!
你的股票会高兴的说:喂,老板,好久不见啊,放心,我身体棒得很呢。
这时市场先生哭丧着脸过来了,抱怨说:这帮势利小人,说散就散了,我袋里的报价单,没人看了啊。
你友好的拍拍他的肩膀:放心,有我呢。
市场先生痛哭失声:先生,你真是好人哪。
这时你惭愧了,因为你自己知道,这只是作为价值投资者的行事方式,并不是因为我们道德高尚。
北方小散
沉默如斯
对于股票投资,格雷厄姆是定量分析的极端,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确定投资对象和进出价;费雪即是另一个极端,更看重定性分析,对于进出价反而不太看重,如果他认为是值得投资的成长型企业,那么,市盈率高并不是问题.巴老即是对这两者进行并重看待,通过定性分析来确定投资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来获得安全边际,所以他比他的老师们更成功.在很多事物上,极端意味着物极必反,采取中庸之道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
秋天童话
对于一个长期投资者来说,比如10年以上的,定性分析尤其重要,定量分析则相对不那么重要了,可对于非长期投资者,比如3年内持有,定性分析相对定量分析来说,后者更重要一些!
但我个人认为,定性分析是绝对必要的,而且是我们容易掌握的,可定量分析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特别对于长期价值投资者来说,况且,定量分析很多的时候并不准确,拿我老说,我就真的无法判断合理价值!
我们只要知道高估就够了,知道低估就够了,并非一定要知道高估和低估的具体温度,如果你的判断能精确到这点,那芭非特就是各位阁下而不需要向他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