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网友跟帖精华(十五)——长期持股与高估

(2007-12-19 17:48:49)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危柳 
至于老巴为什么不在98、99年股价高峰期卖掉可口可乐,前几天在但斌blog上看到文章所提的产融价值链模式,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原因:可口可乐给他带来很大的正现金流,拿着这个企业,每年都能赚回大把现金,这样的企业去哪里找?已经不单纯从股价价差收益来看问题了。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我看了那文章,老巴的很多相关言论、操作等再读的时候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凌通

一般的价值投资者,都能判断产业成长结束,然后卖出,难的是产业没有结束但阶段高估,比如现在的中国市场!

 
丰富
这可能是问题的要害。长期持股不是目的,只是表相,跟随成长期的持股才是本质。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的背景应该是二战后美国的强势文化向世界扩展和冷战胜利带来的新的海外市场,这造就了可口可乐长时间的成长期,使巴菲特获利丰厚。
现在,中国的大市场正在形成,应该可以为一些优势企业提供较长的高成长的背景。茅台、招行似乎较明显的处在成长期,而周期性明显的万科较难判断。其他行业也应该有潜力巨大的企业,但我们个人投资者没有调研的条件,希望laoba1兄具体分析一二。
总的感觉是如果把中国看成一家公司,中国本身就处在成长期,机会很多,战略上是该做多的。具体把握上,最近网上看了几个投资报告,机构确实才有发掘的优势。
 
其实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一直推崇的是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而非坚持长期持有某个具体股票!
 
laoba1
市场是否过热不能成为卖出股票的依据,因为市场过热不代表所有股票都过热。个股是否过度高估才是卖出的理由。
不确定性永远存在于投资的每个细节,只能根据事情发生概率的高低判断投资机会。
 
危柳
DFC估值要求企业未来10年20年的产业稳定性高,可容易预测,否则非常不准确。即使稳定性高容易预测,也不容易计算准确,不过我想巴菲特至少应该会算最保守的情况是怎样。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资金的投入最后不能产生现金的回报,那不管企业怎么增长,是没什么意义的,特别是最后如果所有的投入和盈利再投资都变成了一堆没有什么盈利能力的资产的话。所以巴菲特强调自由现金流,强调企业产生自由现金的重要。
关于过度高估的话题,如何算是过度高估?该卖出还是继续持有?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有些个性化的问题,每个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一起来讨论,互相学习吸收,但之后大家各自的答案可能还是各不相同。
而比过度高估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投资者自己的心态:
1.不要奢求买在最低和卖在最高;
2.买了就跌和卖了还涨是很平常的事;
3.不断学习和改进是必须的,但不要强求自己一定要学会所有大师的各种投资方法;
4.做好自己就可以,不要总与其他人比较;
5.通过学习和经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投资方法,但不必太强求收益最大化,关键是方法一定要适合自己,一定要自己把握得住,平常开车不是非得要跟赛车手比速度,也不是非得一定要开足马力达到车子最大速度,关键是自己能掌控得住;
这是一种比较稳当的做法,特别是持有的是市场里最优质的企业时。
当然,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卖出,但也要做好股价一直高估,卖出后不跌甚至继续上涨,最后损失大段利润的最坏结果。
不管选择持有还是卖出,不管结果是好的还是最坏的,关键还是要保持理性的良好心态。
 

看laoba1兄的博客(包括闽发的博客)有一段时间了,谢谢了!个人感觉闽发的博客论坛较这里更精彩!
一直没有开博客,最近开通了,因此也发表一下个人的愚见。
很多人也说自己时价值投资者,不过究竟怎样才是价值投资了,多年学习巴菲特理念让我得出:价值投资的核心用六个字表达:就是:”持续,稳定,增长”,持续表达了长期性,稳定表达了确定性,增长表达了价值的最终体现”。从这个观点来看,那些买进周期性行业股票(如钢铁)的投资者可能就不太算是价值投资了。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从早期的格雷厄姆到费雪的转变,可见其对企业的增长的重视,但只有具有持续,稳定特性的增长才有意义。
价格的过度高估是一个难确定的概念,过度高估本身并不改变企业的特性,但它却减少了其投资的安全边际,对与价格的过度高估的股票如何操作那是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的高估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就不再高估了,持有可能是最好的策略,但我们不要忘了,巴菲特也曾再市场价格的过度高估是出清股票!

 
新浪网友
周期性的只是确定性不强,但不能说它不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基于安全边际的考虑,具备这一条件,应是价值投资.如当格老做股票,他不看公司质地,但不能说他不是价值投资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