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单病种收费全麻局麻杂谈 |
分类: 医院故事和健康演义 |
昨天做了五台手术,其中有一个是甲状腺结节,一个是腹股沟疝,其他还有直肠的肿物。甲状腺结节的手术以前一般是全麻下做,而腹股沟疝以前则是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但是问题是医保改革后有十几种疾病(例如剖宫产、人流术、结甲、疝、胆囊切除)等改成单病种收费后,限定了每种疾病的费用上限,例如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收费不能超过×××元,而事实是,只要是全麻,收费肯定远远超出最高限价,我们医院基本上每做一个结甲,医院就需要自己倒贴近800元,为了维持收支相近,所以只能选择颈丛局部麻醉,而局麻效果没有全麻好,患者不得不忍受痛苦。最可怜的是,这个患者甲状腺结节出来的结果是恶性的,不得不改成全麻重新开始二次手术。同样悲惨的是疝的患者,他也是在局麻下忍受了大量的痛苦。
在手术台上给他们做手术时,病人意识是清醒的,常常发出痛苦的呻吟和躯体的挣扎,这着实让我很不好受。
我想,假如我是病人,我宁愿自己多花几百块钱做个全麻舒服点。
其实不仅仅中国改成单病种收费的疾病以后会遇到类似情况,美国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为了增加利润、减少花费,对于单病种收费的疾病,在美国的医院里,能不查的化验就不查,能不住院就不住院,表面上这是节约医疗资源,但是这样却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部分应当做的检查没有做,增加了患者的风险;多住一天院就多耗费一天住院费用,许多患者一般状况还没有达到出院的标准时就被医院强行劝走——我有个朋友,在美国做腹股沟斜疝的修补术时,早上去医院做手术,做完手术坐着观察了一下就直接让回家了——一天院也不让住。这样比比,国内还算可以的了,起码还让病人术前提前还几天住进来完善术前检查,术后还观察了3、4天,没有不适后才让出院。
可能有人要怪医院或者医生,为什么医院不能赔点钱让病人舒服点呢?事实是,医院不是慈善机构,它必需维持正常的收支平衡,否则医院倒闭了就无法继续给予更多的患者帮助。而患者医疗费用应该是医保和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的。
附:名次解释:单病种收费
所谓的“单病种收费”,就是按照一个不含并发症,相对独立的疾病进行诊疗全过程的独立核算和费用总量控制,然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做出最高限价管理,各医院对该病种的医疗收费不得高于最高限价。通俗地说,就是医院按照病种制定封顶价格,患者所有的治疗费用都包含在里面。成本高出者由医院自行负担;成本低于最终收费者,差额部分就是医院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