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实习医生怀孕妊娠药物致畸形育儿 |
分类: 医院故事和健康演义 |
今天还是在麻醉科实习。去3号手术室的路上,看到4号手术间里手术台上居然有个大公鸡——我好奇心大发,于是就进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个3岁的小宝宝要手术,为了哄她不害怕、好好配合,手术室的护士、医生们破了个例——允许她带玩具进来(而一般情况下,手术患者要在病房脱光衣服、裹上手术室干净的被单,再推进手术室,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手术室感染。)宝宝怀里抱着大公鸡布偶、枕头边还放着一只会叫的小鸭子。耳鼻喉外科一个漂亮的女大夫正在给宝宝编小辫子——便于在耳朵附近手术、避免她零散的头发污染手术视野。我不经意得瞥了一眼她的耳朵——耳廓特别小,且不规则,没有看到耳洞——原来她的外耳道闭锁了,那也是她今天手术的原因。
“咦,真是奇怪!”我心里暗想,“怎么就外耳畸形了呢?有什么原因嘛?”怀着这个问号,于是我翻开她的病例开始查找答案。
从出生后到现在,这个宝宝和其他宝宝也没有什么区别,正不解中,突然我找到了一条有效的线索——宝宝的妈妈在怀孕早期因为感冒吃了几附中药。原来如此!
怀孕时,有些药物若妈妈吃了,会通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身体,对宝宝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孕早期的时候,正是宝宝各个系统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药物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怀孕期间应当尽量避免用药,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加强体质,孕期注意避免生病。如若不慎生病真的非用药不可时则一定要反复跟开药的大夫强调自己怀孕的事实,尽量选用对宝宝影响小的药物,避免服用药物标识上有“孕妇禁服”字样的药物。
那么,有哪些药物是 “黑名单”里的重点防范对象呢?激素、抗生素、止吐药、抗癌药、安眠药等,都会对生殖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它们都是重点的“黑名单”。
不仅仅要警惕药物,许多食物、日常消费品也是需要防范的——例如酒精、咖啡、烟。毒品、有毒物质不需我提醒,大家也知道要小心。
不仅仅在怀孕期间要警惕药物、食物,就算怀孕前也要小心。因为药物有半衰期,要完全清除需要一定的时间,停止服药时体内还会残留部分药物,虽然那时的浓度已经很低,对妈妈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娇小的宝宝来说,很低的浓度就很可能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准备怀孕的女性,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应避免服用药物标识上有“孕妇禁服”字样的药物。
有人问:“怀孕前、孕期要小心,那产后呢?”产后如果妈妈要哺乳,那么还是要继续警惕药物对宝宝的危害。因为药物会在乳汁中浓聚,其浓度比血液浓度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浓度越高,危害也就越容易产生。哺乳母亲禁止使用的部分药物: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甲硝唑、眠尔通、安定类、消炎痛、硫脲嘧啶、放射性碘131和125、甲睛咪呱、克尿塞。哺乳母亲可慎重使用的部分药物:阿司匹林、氯林可霉素、巴比妥类、口服避孕药、酚肽、奎宁、异烟肼、青霉素、链霉素。我曾经见过好几个因为孕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宝宝听力下降的。如果不哺乳,那么妈妈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不仅仅妈妈用药时要谨慎,作为宝宝的爸爸,在和妈妈一起孕育生命前,也要尽量少吃药、不喝酒、不抽烟——起码要提前3个月开始“封山育林“。因为药物、酒精、咖啡、烟都会影响精子质量,也就会影响宝宝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