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学的目的

(2007-12-05 20:45:50)
标签:

原创

健康/保健

医学的目的

医疗干预

生物进化论

优胜劣汰

实习医生

分类: 医院故事和健康演义
 

我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今天把它写下来。

我觉得自己很困惑——不知道我理解的医学的目的是否正确,而现在整个医疗行业的干预是否合适,很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虽然我选择了学医,可是我脑子里一直有这么一个怪念头——人的生老病死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医学不应该过于干预,企图活生生得把病人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

例如,我深深认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种群中老弱病惨的个体在竞争中会无情得被淘汰掉,对于其个体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于整个种族来说却是优化基因,是保持种群的生命力,是进步。所有个体都很优异,没有被淘汰者是否就是好事呢?其实未必。因为自然界有自己的承受能力,没有淘汰也许会导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爆发。恐龙也许就是因为太过昌盛,超出了自然界资源的承受能力,违背了生物圈生态平衡的规律,整个物种灭绝在遥远的纪元。人类也是生物中的一种,人有生老病死,经过淘汰,剩下的是对传染病、恶劣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者。但是医学的干预改变了这种这种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基因淘汰——医学的干预让许多本来已经要逝去者活了下来,他们把基因传递给了下一代(许多个体本来是活不到结婚生孩子的岁数的),整个物种的品质下降了。不仅如此,这些个体和其后代往往需要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法则,而医学干预则是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相抗衡,用大俗话说就是逆天行事、违背天理。那么,比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顺应天意,然个体接受自然界的选择和淘汰。

此外,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个体对外界有害因素侵入的反应,是调动机体潜能、增强机体适应性和竞争性的反应,而药物往往经过外来的干预是机体丧失了激发机体潜能的机会。所以,为了提高机体在优胜劣汰中的竞争力,应该尽量减少医疗干预(如病毒性感冒时的退烧药、不必要的抗生素等,肿瘤时的化疗、手术等)。

过度的医疗干预,不仅仅违背了自然规律、降低了个体的竞争能力,而且对个体不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例如,肿瘤的患者,往往要经历手术、化疗、放疗……诸多的折腾,最后在痛苦中过世。虽然有流行病学证据证实某种肿瘤手术或化疗后的存活时间可以延长几个月,可是对某个个体来说,也许并不是这样——也许她/他不做手术、不放化疗反而获得更长;更何况手术、放化疗等医疗干预本身也是对躯体的摧残和损害,还不如安安静静得享受生命的最后时光。

发现我脑子里有这个观点,我觉得十分诧异、惊讶——我是作为一个医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怎么可能会给病人积极治疗呢?

我发现自己有这个想法后,也是困惑、痛苦了很久(已经有6年多了。但是我并没有完全改变自己的想法,还是觉得医疗干预不应该过于积极——但是,并不是是不需要医疗。我认为医学的目的不是企图改变:不能企图改变患者易患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不允许进行人类基因修饰、基因治疗的原因);不能企图改变疾病在世界上的存在(虽说天花已经被消灭了,可是我相信它——天花病毒还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微笑着看着人类);不能企图改变患者的生死差别(脑死亡者无法撤除生命支持的呼吸机的伦理学争论就是医学干预企图改变患者生死所余留的尴尬)。不是企图知道一切:医学不可能满足人类的所有好奇(为什么会发病?病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有许多为什么,跟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预后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许多医学的研究就是为了满足一些医学科学家的好奇心。不仅仅医学如此,许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也是如此: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花费巨资进行研究),医学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许多病就算查出来也没法治,那为什么还要劳民伤财得做检查呢?)。

医学的目的,应该是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干预。医学的目的,是改善患者对生命、健康的态度和对疾病的思想认识,改善症状,改善生命质量。医学,应该教会大众如何保健,如何活得健康,如何和一些疾病和谐相处,要认识到真正的健康不是没有疾病,而是身心环境和谐,没有必要把查找疾病做为目的;医学,应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承受的痛苦,而不是以患者的痛苦为代价消灭疾病、消除病原或者肿瘤细胞;医学,应该是注重生命质量和主观感受,而不是无限制得延长低质量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