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铁哥
铁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76
  • 关注人气:1,3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3

(2008-11-04 08:50: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人文
人文重建之路

       ----------------------------------------------------------------------------------
           乡村少年健全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由乡村社会整体人文生态的失序而导致的精神缺失与整体
        人格发展不健全,这个问题实际上比物质的贫困更严重。
       ----------------------------------------------------------------------------------

    乡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乡土价值的激活与重建,而乡村教育问题的中心,甚至也可以说乡村社会发展的中心,则是乡村少年的健全发展与乡村社会健全生活方式的引导与培育。有了健全的孩子就有了健全的未来,相反,没有了健全的乡村少年的发展,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无后”的发展,是一种极其短视的、缺少生命支撑的、没有灵魂的发展。就当前而言,乡村少年健全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由乡村社会整体人文生态的失序而导致的精神缺失与整体人格发展以及生命姿态的不健全,这个问题实际上比物质的贫困更严重。
    “新农村建设目前最重要的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改善的基础上,国家有必要鼓励甚至是资助大量有学养的知识分子和文武官员在退休后重返乡村,担负起培育乡村文化因子的使命。乡村的文化建设,绝不是送书下乡、送戏下乡这些表面工程能够济事的,而是需要活生生的文化人薪火相传,和农民一起重塑乡村的文化自信。”

    就目前而言,乡村教育的整体发展,乡村社会人文生态的建设,乡村生活方式的引导,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乡村文化的引导。乡村文化的引导需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加强社会整体的文化宣传对乡村社会的文化引导与培育,尊重既有乡村文化的价值,逐步提升、显现乡村社会的文化活力;一是适度改变乡村文化传播商业化的模式,加强乡村社会的文化支持,让优秀的图书、影像、艺术进入乡村社会。另一方面是乡村学校的建设。在乡村知识人逃离乡土、乡村文化主体缺席的情况下,乡村少年勉强值得依赖,又必须依赖的精神绿洲,就目前来看,只能是乡村学校。在这个意义上,乡村学校的发展在整个乡村建设大战略中是至关重要的棋子,确切地说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乡村学校发展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从大的方面而言,涉及乡村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http://ssic.cass.cn/yb/7/sdasd.jpg系、评价体系、教学方法改革,这些问题要一下子解决非常困难,我们只能从小处着手,切实地解决乡村教育的核心与关键问题。就目前而言,乡村学校建设的核心与重点有四个:一是教师培训与新教师的引入,二是以图书资料为核心的优秀文化资源的引进,三是建立长效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四是建立必要的阅读资源补充机制。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是乡村少年健全发展的两大支柱。这两个方面的建设,一个都不能少。目前,受到有关部门关注的网络资源和其他城市学校课程资源等,其实这些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对于绝大多数乡村学校而言,只能锦上添花,不足以雪中送炭,眼下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给他们提供切实的阅读资源与积极的精神引领,真正能开启乡村少年丰富而生动的生命世界,这才是乡村教育所真正需要的。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要关注之于城市教育而言缺少的基本的教育条件与对乡村贫困学生的政策倾斜,基本条件的改善与学位的保障是重要的,而且是公民权利的实践,但却不是根本的;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是基础性条件,却不是乡村教育自身的实践性条件。教育的根本是以文化育人,文化才是教育的内在支持,乡村教育的内在发展与提升必须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优秀阅读资源的进入与优秀乡村教师的补充和留驻才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0-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