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想之解放而读书
淮安故相12岁寄读奉天某校,在回答校长提问时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说。世人多以目标崇高、志向伟大称之,现今各级学校多悬之以为校训,向来无置疑者。约十年前,衡阳有中学教师尹君,却不以为然,倡“读书为赚大钱娶美女”之论。一时舆论哗然,尹君为千夫所指,迫于压力而去职。
尹君此论,不过说出很多人心中所是而口中所非而已。仅因触犯礼仪之邦“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国训,便受到伪君子、假道学的攻击,实在是一个冤案。不过,认真想来,尹君此论颇有经不住推敲之处。书读得好,固然增加了赚大钱、娶美女的机会;但读好了书,未必赚得到大钱、娶得到美女。书读不好的人,也不一定赚不到大钱、娶不到美女。如果学生听了他的话,书读得很好,却赚不到大钱、娶不到美女,因而恼羞成怒,回母校要求老师兑现诺言,其不危哉?所以尹君此论,实际上是一种愤世嫉俗而已,未必是真心话。
那么淮安故相之说呢?也有经不住推敲之处。故相倡此论,时为1911年,中国为列强欺凌,人人以亡国灭种为惧。中华之崛起,乃当时有知无知者心中共同的愿望。作为童子的淮安故相,自然将举国之忧与读书联系起来。静言思之,此论实不如尹君所论近理。观之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史,衰弱不振的时间可谓极短,若将中华之崛起作为读书理由,恐怕早无读书之人了。而且,时至今日,中华之和平崛起,已成众所公认,若依故相之说,读书已无用矣。
然则读书究竟为何?曰:为思想之解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