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铁哥
铁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76
  • 关注人气:1,3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鱼儿:读蔡元培有感

(2007-03-24 15:42:50)
分类: 读书心得

 读蔡元培有感

    我最近在读《蔡元培教育论集》,想选取其中一些感受比较深的与大家共享。
    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这样说:“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于政治者。”其中军国民之教育、实利主义之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属前者;然公民道德教育犹未能超轶乎政治者也,他还说到,世所谓最良政治者,不外乎以最大数之最大幸福为鹄的……一人之幸福,丰衣足食也,无灾无害也,不外乎现实之幸福。人不能有生而无死,现世之幸福,临死而消灭,由此,蔡元培提出了世界观教育。以现世之幸福为目的是政治家,教育家则否。而今天我们的教育教给我们的学生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否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时候该思考什么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呢?我们是否应该关注学生在掌握我们认为将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知识技能真的使他们幸福了呢?现世世界的幸福是短暂的,瞬间的,而教育应关注人的实在幸福,实在的幸福是心灵的体会,是永恒的、不变的。这种教育让我们在面对孤独和虚无的痛楚时,能摆脱心中的无依而感到温暖和充实。
《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中谈到“教育之高尚理想”:人类者,动物之一种。保持生命,继续种性之本能,动物所同具也。人类之所以视他动物为进化者,以有理想。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时域人类也。现今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以现世生活的幸福为目的,在这种目的之下的教育以技术性的知识为内容。教育关注人的除了现世之幸福,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陶冶。人在世界上的时间和占有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实在。如果你感受不到我的精神那就无法与我交流,无法与我相遇,那么你就感受不到我的存在,所以我是由于你的存在而存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了他的存在与否,当一个人过分沉迷于无知世界时,那么他对于精神世界的需要就是极少的,甚至他的物欲遮蔽了他的精神需要,当他不再需要精神的时候那他的存在便是虚空的只是一个物的空壳而已,没有灵气,没有灵魂,当物质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时,他便会极度虚无。而教育要给人的恰恰应是精神方面的,精神的丰富才能使人充盈起来,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也不会感到痛苦,相反,具有安贫乐道之志趣。教育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关注的是人的永恒的幸福,它应以启迪人的美好心灵为鹄的,扭转人类的功利之心,而不是将人类引向物欲。教育的理想应该是形上的,它应以敞开人的心智为最高追求,引导人走向他人,懂得自我,理解世界。
这两篇文章跟导师给我们上课时讲的内容有相通之处。导师说,教育让我们身陷繁杂的事务中而不失本身的引领,教育哲学关注的是无,是无用之用,是大用,而不是技术性的小用,它试图启迪的是智慧之门,而不是技术宝典。现在的教育已经将自己应有的品格下降了,如何才能回到教育的本真,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要回到本真,就是要以成人为目的,要以个体的成熟人格,不要知识技能的高人人格却是矮子的个体。教育关乎的是人的尊严和幸福,给人的是生命的无限关怀,给个体人性丰富的陶冶,体味人生存在的真正的价值,它守护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鱼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