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桂:论“无所谓”

(2007-03-21 21:19:33)
 
    人心是柔弱的,也由此注定了人是敏感的、情感丰富的。容易感受温暖、幸福、平和的快乐,也大都容易受到伤害。由此,也使人具备足够的同情与怜悯。这经常是首先对自己的,然后通过生活的磨砺与体验,把这种理解投向周围的人。
    一个人受到了伤害,就会采取保护自身的措施,这是自然赋予每个生命的禀赋。只要一个家庭与社会没有在对待人性的态度上达到一定层次的爱护、理解与宽容,那么可以料想这种伤害是会逐渐积累的。保护自己的一个自然策略就是把内心暂时性的封闭起来,并且在意识中暗示自己,所以这会导致两种情感元素:怨恨以及冷漠。暂时性的感受是可以通过相反的情感并为之融化的,就象一个诗人写的,“阳光下的雪在溶化,冷漠的心在溶化。”人心在天性本来即是趋于幸福、温暖的。然而,正如现实所显示的,引起怨恨以及冷漠的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孵化出相应的品质来,由此出现了满怀怨恨和内心冷漠的人。
    “无所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心态与话语。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摆脱这种心态了,因为隐约之间似乎还可以见到过去留下的阴影。不过我现在不会再说“无所谓”这三个字了。我注意到,冷漠往往是与一个人的尊严感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表现得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逃离开已经受到过的伤害。然而这种类型的自尊也往往是软弱的,渴望关怀,温暖,理解,虽然自尊告诉他(她)要对这种关怀表现的“不屑一顾”。
     不同的人生经历往往会铸就不同的品质。然而,对待苦难的态度也会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格。“无所谓”只有向积极、关爱的人生转化,才会培育出美丽的、幸福的花朵。播下信任、关爱的种子,我们才会有可能有一天回收信任与关爱的果实。“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拯救。”优美、高贵的德性也许只有在“挂满了弹孔”的心灵“挡板”上才最终会有出现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