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三代人的月饼故事》发《嘉兴日报》2019.9.15“南湖”副刊

(2019-09-15 16:59:05)
分类: 发表

  又到中秋佳节,孙子跳跳嚷着要吃月饼。我想到了我小时候,我妈给我吃的第一只月饼。

  那时候,乡下人没有过中秋节的概念,忙地里活都来不及,除了春节和清明节必须例行过,其他这节那节没心思顾上。但我发现,父母心里是记着中秋节的。

  那年的中秋节,我妈一早打开了衣柜门,手伸进一堆破旧衣服里,摸出了一包东西,撕开包装纸,有一排圆圆的饼,饼的面上翘起一层层的皮,许多饼皮掉在包装纸上成了碎屑。我妈说:“完了完了,霉掉了。”

  这包苏式月饼,是两个月前亲戚来我家做客人时送的。我妈没让我们吃,说要留着等中秋节再吃。我问:“为什么要等中秋节再吃呢?”我妈没工夫跟我扯闲话,直接拿月饼进房里藏了起来。

  看着生了霉点的月饼,我妈的脸上挂满了惋惜,边掐月饼上的霉点,边埋怨我爸没记着拿出来晒晒。掐霉点的时候又碰落好多饼皮,掉在地上,我正馋,想捡起来吃,我妈不让捡,说要在太阳下晒一晒杀了菌再吃。我妈用土办法处理发了霉的月饼,真的放太阳底下晒了半天之久。

  那时候很少有月饼,偶尔见到的只有苏式月饼,当时不知道在中国的南方还有一种月饼叫“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的饼皮一层一层叠着,容易脱落,吃的时候要将手掌张开了摆在嘴巴下面,把掉下的饼皮接住后再吃。

  我妈将月饼摊在一只竹箩里,搁在高高的地方。我几次从箩下走过,够不着。真想把竹箩撞下来,让月饼掉地上,然后捡了吃,可是没敢撞,怕被父母凶。傍晚时我妈收起月饼,又逐个检查了一遍,看看是否漏了霉点没掐干净,然后给我和妹妹吃。大概存放太久加上被太阳晒的缘故,月饼硬邦邦的,但还是好香好甜。我大口地吃,我妈喊:“慢慢吃,少吃点,吃多了会拉肚子。”我妈既想让我们品尝月饼的美味,又担心发了霉的月饼吃出毛病。吃完了一个,父母坚决不让我们再吃,留着明天吃。第二天,我和妹妹安然无恙,父母放心了,把剩下的月饼全给了我们吃。

  听我妈讲这段月饼故事的时候,岁月已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儿子也到了嚷着吃月饼的年龄。改革开放使物质大丰裕、物流大畅通,广式月饼成了月饼市场的新宠,苏式月饼被挤在了市场的角落。

  单位发了一盒月饼,我带回家,儿子见了就想吃。我劝儿子:“等明天中秋节了全家人一起吃。”儿子问:“为什么要等明天中秋节了再吃呢?”儿子的问话触动了我,当年我也问过这样的话。我当即拆了盒子,拿出月饼,让儿子先尝为快。

  中秋佳节,村子里飘起了袅袅炊烟和各种菜香。我把餐桌搬到了屋外水泥场上,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喝边吃边聊,等着月亮升起来。夏秋时节,乡里人喜欢将餐桌搬室外吃晚饭,俗称“吃风凉夜饭”。只有在时光悠闲、心情舒爽时,才有兴致搬动餐桌去室外吃风凉夜饭。

  百姓生活状态大变样了,儿子对吃的要求也高了,嫌月饼皮味淡,掰开月饼专吃里面的馅。我感叹说:“当年连发霉的月饼也觉得好吃啊。”妻子数落我:“三十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还提!”

  月亮在天空挂着,圆圆的,皎洁如玉盘。我拿起一个月饼在儿子眼前晃着问:“月饼和月亮哪个更圆?”儿子喊:“月亮圆!”我又问:“知道为什么今晚的月亮特别圆吗?”儿子摇头了。我说:“你数数看,今晚我们家里缺了谁吗?”儿子一个个点着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全部在。”我告诉儿子:“全部在就是大团圆,中秋节是大团圆的日子,月亮圆圆的就是团圆的意思。”儿子眨着圆圆的眼睛,似懂非懂。

  时光如梭,现在轮到孙子跳跳嚷嚷吃月饼了,中秋节未到就在问:“今年吃哪种月饼呢?”

  从苏式月饼,到广式月饼,到苏式月饼重新受宠、广式苏式平分秋色,再到各种月饼包装精美中看花样迭出,现在又时兴手工烘焙自己做月饼了。月饼可选择的品种和款式太多,难怪跳跳在问吃哪种月饼。

  中秋夜,我家餐桌上摆了三种月饼。一种广式月饼,去超市买的;一种苏式月饼,是嘉兴新塍古镇的荣荣月饼;一种手工制作的蛋黄酥月饼,是朋友送的。问跳跳想吃哪种月饼,跳跳说全部要。跳妈给了跳跳蛋黄酥月饼,说这是朋友自己做的健康食品,吃得放心。

  三个品种的月饼任我选,可是我总觉得,再精美的月饼,都比不上当年那个发霉月饼留给我的印象深刻。全家人快乐吃月饼,可我老是想到那个发霉月饼,想到那时候的馋。我没把心思说出来,觉得当年的辛酸经历与此时的和美氛围相距太遥远了。

  城里的高楼大厦好像在比赛,一幢比一幢高,把中秋夜初升的月亮给挡住了,跳跳问:“月亮婆婆在哪里呢?”我说:“今晚有很多人家邀请月亮婆婆吃月饼,月亮婆婆在忙呢,要等会过来。”月亮终于升上了楼顶,跳跳欢呼起来:“月亮婆婆来我家吃月饼啦!”

  我把灯关了,屋里顿时漆黑。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月饼上,月饼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白色。

  问跳跳:“银白的月光像什么?”跳跳说像月饼。我念了其中一句诗提醒:“疑是地上……”跳跳终于对上了号,大声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家人鼓掌叫好,我给跳跳竖起了两个大拇指,跳跳高兴得把半个月饼抛到了空中。其实跳跳并不懂诗的意思,他是被诗一样的氛围感染了。

  我的脑子里又浮现那只发霉的月饼,我妈掐霉点,饼皮掉落,村里袅袅炊烟……思绪控制不住,索性任由蔓延,但我还是没说出来。老故事已经泛黄,新日子来日方长,珍惜当下吧。

  时光静美。


http://122.225.48.19:8086/html/2019-09/15/content_120837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