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话”是声声不息的乡音

(2008-04-09 09:26:03)
标签:

土话

乡亲

乡音

吴语

海盐

海盐方言

杂谈

分类: 感悟
 

 
 
 

“土话”是声声不息的乡音

 

 

 

    喜欢去老家乡下,喜欢听乡亲说一口流利土话,土得掉了渣的土话。这些土话被多识了几个字的文人先生们称之为“方言”。

 

 

    清明小长假去乡下,人至村口,碰上几位乡亲,热情招呼,问长问短。玉婆婆肩背一只草蔀,弯着腰一步步走过来。至我跟前,喘着气,笑眯眯望着我说:“那(你们)回来啦?”一摞白头发贴在额前汗水上,草蔀里菜芯沾满露水晃悠着,婆婆的身体也在晃悠。婆婆说:“老哩,嗯没气力啦哩,只会得吃,做勿动,变饭桶啦哩,哎唷,拿末啥办法!” 有人跟婆婆开玩笑:“老哩,连饭桶啊变勿成啦哩,吃勿象才叫真勿象哩……”一帮人嘻嘻哈哈,婆婆揩把汗对我说:“回来看看那(你们)阿爸姆妈是伐?”我说嗯,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玉婆婆一口纯正土话让我心动。父母生前也这样说一口纯正土话,我听着土话长大,也会说一口纯正土话。在县城工作,离老家不远,并非远离老家语言环境,只是近年来流动人口增加,身边南腔北调不绝于耳,听到纯正的家乡土话觉得亲切,回到老家听乡亲说土话,更能牵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愫。

 

 

    突然对家乡土话有了兴趣。

    扳着手指罗列家乡土话,不一会摆了一大堆,将它们大体分一下类别,有12项之多。列表于下:

 

分类

内容

称呼

上代头(祖先)太太(曾祖父母等)爹爹(祖父)亲亲(祖母)大老(哥哥)娘子(妻子)娘娘(姑母)夫夫(姑夫)

人称

我奴(我)伐拉(我们)伊拉(他们)那(你们)

人物

郎中(医生)所姆娘(产妇)告化子(乞丐) 呆大(呆子)

好户头(脾气好、老实人)下作坯(下流的人)大肚皮(孕妇)

指代

介星、介许多(这么多)  轧依(这样) 介依(那样)

 

时间

日脚(日子)上昼(上半天)下昼(下半天) 夜快(傍晚)

小辰光(小时候)前回、前回子(从前)起先(最初)

才方(最近)等歇(过一会)   一歇歇(一会儿)

人体

块头(胖瘦)脚馒头(膝盖)节头股(手指) 指爪板(指甲)

动植物

田鸡(青蛙)百脚(蜈蚣)曲蟮(蚯蚓) 泉龙(壁虎)

宪鸡(阉了的公鸡)芋粟(玉米)

建筑

阶沿(石阶)弄堂(小巷)灶边(厨房) 坑棚(茅坑)

角落头(旮旯)

疾病

寒热(发热)疯(瘫痪)葛子(口吃的人) 麦西(近视)

 

品质

做人家(节俭)把家(向着自已家)识相(知趣)

僻脱(灵巧敏捷)趣(孩子漂亮可爱)蠢(丑) 写抓(手巧)

顺经(幸运)杀渴(厉害)甩脱货(不务正业的人) 

触壁脚(暗地说坏话)

动作

潮面(洗脸)汰脚(洗脚)朵落(取笑、讥笑)

 

方式

障困子(故意作弄)碰着法(没准)约摸着(马马虎虎)

悠悠叫(轻轻地)扣扣叫(刚够)省省叫(节省些)

白白叫(白白地)偏生(偏要)

其它

宽伍伍(慢慢地)  劳曹(垃圾)  吃轧头(受处罚) 

木佬佬(许多)  别苗头(察颜观色)  听壁色(偷听)     

 

    家乡土话数不胜数,就象天上眨眼的星星找不完,也象田洋里乡亲播撒的稻种,到处在生根发芽。

 

“土话”是声声不息的乡音

 

    海盐方言属吴语系。据资料介绍,吴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支,在中国被认为是汉语的一支方言,在联合国被认为是一门语言。吴语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和安徽南部。使用人口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因声音委婉动听,有"吴侬软语"的美称。我的家乡海盐地域不大,但海盐方言在全县各地也派生出许多支流,东西南北各有差异。我的老家在县城西北角,那里将玩说成“别相”,而南部乡镇说成“高高”。小时候跟母亲去南边亲戚家作客,吃完中饭主人说:“我们去村里高高吧”,我瞪大眼睛没听懂,以为主人要带我们去买糕吃,结果白高兴了一场。小小一个县的方言就分成了几个流派,那全中国广阔天底下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该会说多少种方言?我的乡亲们说的土话又属于吴语系下千千万万种方言派别中的哪一门哪一派?我不懂,只是感觉好奇、有趣和奥妙无穷,谁要是专心研究于此,会很有意思的。

 

 

    回城时,又在村口碰上许多乡亲。他们从田里走上来,说那些村里村外田野地头家长里短的事情,父母在世时,他们也这样与父母说这些说不完的事情。他们站立在公路边,两只脚早已在劳动中练就了站立的功夫,男人将一根香烟燃出袅袅青烟,女人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玉婆婆还是背着只草蔀对我们说:“还早哩,那宽伍伍回好哩。” 仁法家怀着孩子的媳妇走到玉婆婆背后,将一粒糖剥开了突然塞进玉婆婆嘴里。玉婆婆一惊,糖掉地上了,弯腰捡起糖:“喔唷,老哩,拜勿倒哩。”玉婆婆挺直腰,笑着对仁法家媳妇说:“好你个障困子大肚皮,欺侮老太婆好户头!”一帮人嘻嘻哈哈笑起来。

    我们赶路了。回头再望村庄,远远看见玉婆婆被草蔀压弯了腰,一颤一颤往村子里走,其余的乡亲也四下散开,融化在青翠欲滴的麦田、菜地里……

 

 

    乡亲的笑脸就在眼前,土话萦绕在耳边。

    土话是乡亲用时间、泥土、汗水、泪水作原料,兑入勤劳、善良、朴实、节俭的品质后酿造的醇香米酒,是春雨绵绵中雨水滴到房檐上又掉落房前石阶上敲响的美妙旋律,是衔在乡亲嘴边萦绕于我耳畔的声声不息的乡音……

 

                                         2008/4/8夜草

 

    精彩故事,尽在“绿叶茶馆[点击图片进入]
        http://cn.yimg.com/ncp21/bbs/0877_47df17672fb4b_200_77_200_77.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