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三老汉买鸡记

(2007-08-29 13:32:59)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见闻
 
 
     讲述全民疯狂炒股票基金背景下发生的故事——
 

张三老汉买鸡记(小说)

 

 

(一)

    一大早,天还没全亮呢,张三老汉就下了楼,走到车库门口,看看他饲养的五只鸡睡醒了没有。

    张三养了十多年鸡,没啥文化却成了县里有名的养鸡大户,还戴过大红花。自从二年前老夫妻俩随儿子媳妇进了城,就不再大规模养鸡了,只能在十来个平方的车库里养几只,解解养鸡张三老汉买鸡记瘾。老汉正数着“三雌二雄”,老伴在楼上喊话了:

    “老头子,看啥鸡呀,看这鸡还不如看那鸡呢,快点上来吧。”

    张三不急,撒了一把食进去,五只鸡正睡眼惺忪呢,见有吃的了,赶紧爬起,边啄食边咯咯咯向老汉表示谢意。张三又望了几眼鸡窝,嘴里嘟哝着“这鸡那鸡”,上了楼。

    老伴已经做好了吃的,摆好了碗筷,等着老头子。昨夜儿子看股市分析,媳妇分析基金净值走势,两个年轻人一人抱着一台电脑,还在QQ里与人交流,大半夜没睡,此刻还打着呼噜呢。老伴说:“让他俩再睡会吧。”张三嗯了一声,端起碗。两位老人先吃了,吃完了去买鸡。

    “今天早点过去排队,争取把那鸡买了吧。”老伴说。

    张三知道老伴说的那鸡,不是他刚才下楼去看的这鸡。这几天只要一提起那鸡,张三就会生出乏力的感觉。

    老俩口一前一后下了楼。初升的霞光将小区草地染成暖色调,小树被斜拉出淡淡影子,沾在草尖上,晨练的人们三三二二伸展拳脚,还时不时地瞅个空档谈鸡论价。四楼的李阿姨尖着嗓门问张三:

    “老张今天还去排队买鸡呀?”

    张三“嗯嗯”吱唔了两声,又说到了那鸡,他有点晕呼呼。

 

(二)

    今年以来,小区里的人热衷于说鸡事。张三开始听到的时候有了兴奋感,以为可以发挥特长了,于是就自信地凑了上去,他说养鸡主要管好防病关,现在的鸡特别容易得病,谁有问题就问他好了,包学包会。话没说完人群就哄笑了。张三以为哪里说错了,赶紧打住不说了,回到家里想了半天没想出自己错在哪里。凭他的经验,在这个小区里说养鸡的事那是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他比的。吃饭时张三将遭遇的尴尬跟儿子说了,不料儿子媳妇都笑喷了。儿子说:

    “老爸呀,你真是老土啊,他们说的那鸡不是你养的这种鸡。”

    张三看着儿媳妇笑弯了腰,有些莫名其妙,听儿子一说,张着嘴巴嚼不动了。

    “不是这鸡,那是什么鸡呀?”张三问。

    “爸,那是基金,是证券市场上的一个理财产品,不懂了吧。现在大家都重视理财了,小区里的年轻人都在炒股,中老年人和女人大多在买基金,都发啦!他们嫌基金说起来麻烦,就简称鸡了。”

    张三老汉被儿子说得云里雾里。他听说过股票、基金,但一直没听进耳朵里面,更没往心里去,不感兴趣。但他听明白了那鸡非这鸡,那鸡是基金。他还第一次听到“理财”这个词,感觉与钱有关系。

    后来张三老汉从电视上了解到,理财就是想办法运用好自己家的钱,让小钱变大钱,死钱变活钱,有点象老母鸡下蛋,也象空手套白狼。张三还了解到,买基金可以让小钱变大钱,小区里已经有很多人买了基金,鸡下金蛋了,发了财了,怪不得他们天天说鸡比他当年养鸡还起劲呢。

    张三老汉知道了那鸡比这鸡值钱,买那鸡能下金蛋发大财,可是他就是对那鸡感不起兴趣来,一听人说那鸡,他就想起这鸡,一想起这鸡,耳边人的说话声就变成了“咯咯咯”的声音。

    可是这一次,张三老汉终于坐不住了。

    三天前,张三老汉去茶馆喝茶,坐在对面的茶友林老头拿出了一包精装利群香烟分了一圈,一副大大方方得意洋洋的样子。

    张三问:“发财了?”

   “嗨,真让张三说中啦!” 林老头大声说话,又将眼光扫了茶馆一圈,见大多数人在关注他,就伸出了手掌,翘动着五根手指,做了个手掌翻身的动作。“我买鸡了,五万,年初买的,现在变成这个数了。”他又做了个五指翻身动作,然后有些神秘地说:“十万!”

    “啊,真发啦?”张三一口茶水堵在喉咙口咕噜噜响。张三心想养一年鸡弄得浑身鸡屎臭,还弄不了四、五万呢,这林老头买了那鸡,不用喂食不用操心,居然能下那么多金蛋蛋,天上真会掉馅饼啊?

    “骗你干啥呢!没听说吗,现在全中国十三亿人民有十二亿在炒股,剩下的一亿是呆大……”(注)

    这一天张三老汉没将茶喝舒服。前几年养鸡虽然有点积蓄,可物价飞涨,家里已经好几天没买肉了,太贵下不了手啊。张三感觉存在银行里的那点小钱天天象雪糕一样在融化,再不去买几只鸡下金蛋,怕快化没了。想着心急,身上突然出汗了。

 

(三)

    张三老俩口走到银行门口时,正赶上开门。昨天吃了亏,今天特意赶早排队。大厅里已经排成了一小溜长队,张三数了数,张三老汉买鸡记在自己前面有十五个人,还好,等着吧。

    昨天下午时张三也在这里排队,排在了长长的队伍后面。那些人都在说与鸡有关的事,什么冲破了五千点,什么鸡净值,还有建仓、大盘、赎回什么的。张三大多数没听懂,有些他模模糊糊有点知道是啥意思。有人说建仓,张三就想到了养鸡场搭建的那屋,如果养数量少,就是鸡窝;那大盘,是指鸡场喂鸡食用的槽吧,以前家里养十来只的时候,就是用一个盘子喂食的;赎回不太清楚,张三想到了电视剧里讲的过去妓院里的女子被有钱人赎回的事,妓女能赎回,那买的鸡也能赎回吗?张三正这样想着时,银行工作人员很礼貌地过来说:“对不起,到下班时间了,各位明天请早。”走出银行时,看着自动门徐徐落下,张三很失落,心想:买城里的鸡比买乡下的鸡烦多了。

    轮到张三了,老伴赶紧过来帮着点。玻璃里面站起了一位营业小姑娘,穿着笔挺的西装,还系着红领带,象个帅小伙。

    姑娘问:“您办什么?”

    张三老汉语塞,手里拿着存单直晃悠,就是没说出词。老伴赶紧帮腔:

    “鸡、鸡。”

    “对对,鸡,那鸡,是那鸡……”张三突然醒悟过来。

    “什么鸡呀?”姑娘脸上带着微笑,用很轻松的表情暗示张三放松心情。

    “是那鸡,不是这鸡。”老伴又插话。张三接着说:“买鸡,姑娘,我要买只鸡。”

    “对不起,这里不卖鸡,买鸡请到菜市场。”姑娘微笑着做了个手势,将手指向门外。张三老汉明白,是让他离开这里。

    张三老汉再次感到很失落。老俩口走出银行大门时,回头望了眼长长的队伍。张三心想:难道走错门了?

    再去另一家银行看看。同样排着长长的队伍,同样耐心等待,同样说着与鸡有关的事。张三心想,都疯啦?都想当养鸡大户呀!想当年自己在村里当养鸡大户,动员邻居一起养,可他们不敢,怕养不好亏了本钱。这城里人胆子就是大,不怕亏本。张三正走神呢,玻璃里面有位小伙子说话了:

    “您好!请问您办什么?”

    “鸡,我买鸡。”张三突然惊醒,慌慌张张说。

    “买鸡?”小伙子迷惑。

    “就是那种能下金蛋蛋的鸡。”老伴在一旁大声补充。

    大厅里的人都听到了张三老伴的话,都笑了。小伙子也笑了,说:

    “您说的是买基金吧?”

    “对对对,基金,基金,我们小区里的人都说是鸡。”老俩口一起点头。这回总算找对地方了,张三松了口气。

    小伙子又说:“大伯,买基金也是有风险的,弄不好要亏本的,现在股市已经突破五千点高位,后面走势如何无法预料,您要有心理准备啊。”

    “知道,知道。”张三连连点头,“以前我养鸡也亏过本,几百只鸡全死光了……”

    大厅里所有的人再次朝张三老汉笑,玻璃里面的小伙子还有他边上的几个姑娘也在朝他笑。

    张三很迷惑:又说错什么啦?

 

(四)

    终于将那鸡买回来了。张三老汉买鸡记

    张三感觉很累,比他当年高温下钻进闷热的鸡棚里还累。上楼梯时,发现自己的腿脚还是蛮有力的。他明白了,是心累。

    老俩口花掉了二万多块钱,买回来一个本本,据说里面养着一万多只鸡。张三心想,就一个本本,就远远超过了他当年养鸡的规模,弄不懂,只感觉新鲜,还玄乎。

    回到家里,张三将本本交给了老伴,两人分了工:这鸡归张三管,那鸡归老伴管。

    老伴说:“你让我管的鸡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管法?心里不踏实呀。”

    张三说:“老太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我这鸡只剩下五只了,你那鸡有一万多呢。”

    张三老汉说完,象丢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轻松地下楼,看他的鸡去了。

    (注:呆大,当地方言,读音:皑杜,傻子的意思)

                                                                                            2007.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