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竞报评论
竞报评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80
  • 关注人气:2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仰望星空的人最幸福

(2007-04-24 11:51:28)
分类: 记录
仰望星空的人最幸福
 
稀缺的天文课
仰望星空的人最幸福
                                       文/陈辉

 

 

    星期六下午4点的北京市少年宫,熙熙攘攘。穿行在背着画板或乐器的学生之间,朱江显得如此矮小和瘦弱。

    她的课在2个半小时之后开始。如今,北京市区的天文校外班,只剩下两个了,朱江这一届招到的学生比上届多,共有10个人。

    朱江的主业是教务工作,讲天文课要在她下班后才能进行。

 

               对星空的好奇是人的本能

    朱江在大学学的是地理,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正好赶上学校的天文小组急需指导教师,就这样,朱江开始了她断断续续的、26年的天文课教学生涯。

    天文学是地理系的必修课,朱江对天文又尤其感兴趣。用她的话说,他们那一代人很多事都不是自己选择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不多,朱江觉得自己很幸运。

   然而,幸运都会有代价。

   1992年,朱江调到北京市少年宫,第二年开办了天文班,一直苦于生源不足,少年宫要求每班30名学生,但朱江的2个环保班和1个天文班加起来都凑不够数。

   太多的家长觉得天文与未来无关,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浪费时间”。有的孩子明明对天文课很感兴趣,但家长要么是谈条件,让孩子必须先学一门“有用”的课,比如外语补习之类,才能来上天文课;要么就是干脆禁止。

   看着一个个有潜质的孩子离去,朱江无可奈何。1999年,天文班被迫停课了,朱江转去做教务。然而,仰望星空的那份激动,却让她难以割舍。

   “对星空的好奇,是人的本能。”这是朱江总在重复的话。2005年,她终于想明白了,为了头顶上的这片星空,她愿意付出一切。这一年,她恢复了天文课,招到了8名学生。

   在北京市少年宫,舞蹈、绘画、音乐等校外班可能会有10多名老师,有的老师要教100多名学生,每个周末,这里都拥挤着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仿佛闹市。在一个充满对“才艺”追求的世界中,朱江的天文课显得那么另类,那么微不足道。

   朱江教天文课是业余进行的,上课时间较晚,还能找到一间固定的教室。

 

                   天文激发对生命的感悟

   在许多家长的眼中,天文就是看星星的,作为理想,它太虚无缥缈。

   事实上,天文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观察星象,并为变幻的星空所深深吸引。其实,每个孩子对星空的好奇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都曾有过一个关于宇宙的梦想,然而,在今天,还有谁仍保持着这份好奇?或者,还记得因这份好奇而产生的激情?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没有什么,能比星空更吸引人类,也没有什么,能像星空那样赋予我们求索的心灵。

    然而,当一种教育,甚至使人对星空的好奇都变得漠然,那么,不能不说,这样的教育对好奇心的伤害,确实是太过惊人了。当一个人不再因好奇而求知时,他的创造力必然被扼杀于无形。

   “天文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提升他们的智力。学习天文知识,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天文可以激发人对生命的感悟,通过这些感悟,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6年后,朱江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有点震惊。

    一次,朱江在给学生们讲授彗星的回归周期时,无意中说到:有的彗星是几十年后回归的,你们还会看到它,但有的彗星回归周期是几千年。

    她的学生回答道:那么,我们都看不到它回来了。

    话语中的那份坦然,让朱江怦然心动。当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人生时,他会对时间充满恐惧,但当你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你就会看到人生虽然短暂,却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东西,这样你就能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努力进取。

    1987年,朱江带了4名学生去河北邯郸慈县去观测日环食,其中1名男生很调皮,也不太喜欢学习,朱江对他颇感头痛。几年后,在一次校庆活动中,居然遇到了这个男生,他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他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次观测活动,那是我整个中学时代印象最深的事。”他为曾经的懵懂深感后悔。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会有很多课,但天文课却留下了最深的痕迹,那片曾经的星空,甚至将照亮许多孩子一生的道路,作为教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神往?正是这份感慨与骄傲,激动了朱江整整26年。

 

                          让热爱引导人生

    许多家长都在问,为什么我的孩子要学天文?我们并不希望他成为天文学家。

   “孩子们来学习天文,其实是一种热爱,他们通过学习,学到的是观察世界的方法,并从中得到感悟,这其实与他们将来的职业无关。”朱江说,“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们将这份热爱不断持续下去。”

    在朱江办公室的角落中,是一架老式的天文望远镜,《天文爱好者》杂志的主编齐悦当年就是背着它上香山去观测的。齐悦是清华大学自动化方面的博士,起初没有多少天文知识,仅仅出于热爱,他开始自学天文,并与朱江老师成了好朋友。如今,齐悦已经成为业内知名的专家。

    1994年,撞击木星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其发现者之一大卫·列维就是天文爱好者。天文爱好者有自己的职业,他们在休假的时候会进入深山,用望远镜去观测星空,就像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喜欢下棋一样,天文爱好者们以仰望星空为乐趣,他们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国外,家长经常以天文望远镜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生日礼物,当这成为一种氛围和文化的时候,一个更富于创造与激情的明天,就显得触手可及。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能理解孩子们心灵的呼唤,越来越重视对他们热爱的培养。”朱江说,这促使她下定决心,恢复了中断5年的天文课。

    在朱江的班上,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有的还有两台。朱江要求家长陪同孩子们上课,因为家长对天文有兴趣,才能真正理解孩子们的好奇心。如今,大多数学生家庭努力在配合着,有的甚至是奶奶来陪着孙女上课。

    朱江说:“过去一代的父母,有的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盲目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过于看重考试成绩。而这一代父母,文化修养明显有所加强,有的学生家长对天文的兴趣比孩子还大,上课时也更认真。”

    虽然无法与其他班的“兴旺”相提并论,朱江仍感到很满足。天文班很小,需要经常加班,收入也没有什么增加,但她乐此不疲,她说:“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他们使我感到了快乐。”

    还有太多的天文爱好者穿梭在高山之间,他们寂寂无名,为了一次观测,他们不仅要花很多钱,还要承受风险,然而,这都不能阻隔他们的那份热爱。朱江说:“比起他们,我已经很知足了。”

   “在今天,一台非常好的望远镜,不过是几千元钱,只是你买汽车的钱的零头,你可以节假日开车带着孩子去郊外,去面对一片星空,每个家长都应该知道,这会给你的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快乐,这将帮助他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朱江说话的速度很快,她的眼睛不自觉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望向更远的未来。

    结束采访时,天文班刚刚上课,其他班大多已经放学了,北京市少年宫重归于平静。一个母亲背着学画的孩子的画板,边走边厉声斥责,估计是孩子贪玩的缘故,导致回家晚了。外面的街道上,车流正拥堵着,司机们不住地按着喇叭,有的甚至将上半身探出车窗,在东张西望……

    这是每天都会有的景象,在匆匆忙忙的过往中,似乎从没有人意识到,星空就在他们的头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