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竞报评论
竞报评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80
  • 关注人气:2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亚平 从总经理到畅销书作家

(2007-03-07 14:50:51)
分类: 记录

李亚平 <wbr>从总经理到畅销书作家

李亚平 从总经理到畅销书作家

文/张瑞锭 摄影/李昊

 

“看了全宋史,再看很多研究员的文章,那简直是胡说八道,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对史料的阉割。”李亚平说得有点咬牙切齿。而激动之后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

李亚平,作家。1978年考入人民大学。1995年成为美国分公司总经理,2002年弃商从文,《帝国政界往事》系列让我们随着大名鼎鼎的众古人共同活了一遭。

爬了五层楼到了李亚平家门外,按门铃,没人应答。就在这时候传来了爬楼梯的声音,步伐声音挺大的,啪、啪、啪,声声传来。然后看到来人了,很高、很壮、戴着眼镜。我问,是李亚平吗?他说,是,然后露出热烈的笑容,伸出那双又大又厚的手与我握。在国内鲜有碰到这么用劲握手的人。后来才知道,他祖籍山东。

在那戈壁滩 开着拖拉机

李亚平,山东人,在辽宁长大。18岁到了绥芬河的一个没有公路。没有供电的小村插队,成立知青创业队,养梅花鹿、种人参、养木耳。1977年,第一年恢复高考,李亚平也参加了。考得不错,可是没有能够让他进自己所填的志愿———北大。

“我爸爸是大学校长,有人提议他去替我活动一下。我爸爸就问我,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就是这样了吗?我说不是。然后他说,我相信你的能力。”李亚平放弃了已经录取他的地方大学,1978年,李亚平顺利考上了人民大学。我问他什么系,他哈哈大笑,说是最没用的,中文。

大学毕业后,1982年,李亚平成为了西藏日报的记者。他说:“我们骑着拖拉机,在那戈壁滩呀!”仿佛一下回到了那无边无际的黄沙,回到了那大得让城市人无法想象的空间。我在想,他们不知道有没有在日落的时候还在赶路,趁着那落日余辉,唱起了歌。

“插队两年和西藏五年,是我一辈子最快乐的日子,之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当时没有精神压力,不需要相互提防。”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1987年李亚平离开他今天还非常怀念的西藏,到北京社科院研究院念新闻硕士。不过他研究生毕业后没有做记者。

藐视“小人得志”的日子

“当时感觉很恐慌,写了那么多年的东西,好像被淘空了一样,觉得自己在重复自己。”李亚平一下子声调都低沉了,说到了他第一次背弃了文字。“中国的文人不光要有好文采,还要有好文骨。我懦弱、虚伪,没有自己想得那么了不起。”他在西藏的时候,写的东西很受好评,并且作为一个年轻记者就曾经出版过一本书。他对自己尖刻的评价肯定是有点过激,不过当时的外在环境急速变化,当记者不再是他想要的出路。最终他选择了下海,1990年到一家国企做起了上班族。1991年,被派往美国。从1991年到1995年,李亚平从一个随员一直爬到了美国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当时自己就是一个小人得志,轻飘飘的。身边总是围着一圈人,可以说,如果我愿意,每天三顿都不用自己付钱,想请我吃饭的人太多了!”李亚平的语言里透着对这段日子的藐视。可能也是这段日子,让他对从前无忧无虑的日子更是怀念,因为他几乎为了这样的生活丢了命。“在我回国述职的时候,一个同事说我盗用了30万美元炒股票。当时在深圳有一件很有名的案子,一个国企职员拿了25万美元在香港炒股票,都赔了,后来被判死刑。当时我真吓死了,虽然后来查清了,没事了。”

“这样的生活太可怕了,权位有限,竞争的人又多,不择手段,不好玩了。”后来他换了一个没有那么有名的公司,再后来又自己在美国创业,从而经历了他人生最困难的三年。“从前那些围着我转的人都没有了,后来才明白,当时都是冲着我的位置来的。没有背弃我的,可能就两三个吧。”

错过一千万美元

1995年,正在他考虑前路的时候,一个朋友介绍他去硅谷见雅虎的杨志远。当时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对雅虎更是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杨志远说,你愿意来的话,可以替我们做内容。不过他不愿意再回到文字工作,觉得是走回头路,就没有去。

“2001年我在北京看到了杨志远,我问他记得我吗?我们在硅谷见过面。他说如果我当时去了做内容的话,现在手上最起码有价值一千万美元的雅虎股票。”说完了,李亚平就又哈哈地大笑。

李亚平说他学电脑就是因为这失之交臂的机会,也是同样原因,当一个朋友让他回来北京在网站里当主编的时候,他放下了美国,回到了北京,可能想,我要在中国赚回我当时没赚到的一千万美元。不过事与愿违,他兜兜转转,又回到文字上,赚到的不是千万美元,而是一条更明确的前路。放弃了一切曾经拥有过的头衔,全时间读书写书。

“2002年,我又在事业的转折点上。当时吴思出了潜规则那本书,他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我本来以为大家智商差不多,结果一看,完了!我跟他说,你收不收研究生?我来考你的研究生吧!”李亚平活灵活现地说着自己当时的反应。“他跟我说,他一直觉得我不适合从商,只不过看我一鼓作气,没说罢了。他鼓励我退出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谈了一宿,我从小就喜欢历史,他就鼓励我从宋史开始。我看了全宋史,觉得特别有意思。然后又看了很多研究员的文章,那简直是胡说八道,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对史料的阉割。”李亚平说得有点咬牙切齿。而激动之后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

生下来就是为了读书写书

“少年时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年纪大了才懂得,自己只能做某些事。我以为自己是生意奇才,其实连生意蠢材都不是。做生意需要特殊的才能,特殊的心理素质,特殊的人格。从前好像做了很多事,可都不是真正喜欢的,是为了虚荣、赚钱做的。”李亚平的语气中不无感慨。“现在觉得,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读书写书的!”

2004年出版了讲宋朝的第一本《帝国政界往事》,2005年出版讲明朝的第二本。两本都在学术书类排行榜占过首位,销量都超过了10万册。2006年出版《男人的天方夜谭》,销量也过了5万册。李亚平说:“我不觉得自己写的是学术书,应该是通俗的读书笔记,可他们要把我的书归类到学术书,我也没办法。”

我问他比较喜欢哪一本,他说这永远是没出来的一本最好。“有一段时间,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信。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有些提出了很好的问题。我想可能有一天我会出修订版,不过不是现在,等我出了七八本再说吧。”

“我觉得中国人一直没有把历史还原为本来面貌,过去的历史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历史是人的历史,不是概念的历史,不是理论的历史。我想重新解析一遍历史,想发现中国历史的原生态是怎么的。写一部通史,从古代一直到现代。”

很大的一个计划,不过,感觉现在的李亚平找到了一条自己和社会都能接受的路,并且是乐在其中。虽然几经波折,可是他说,50岁了,回头看,无怨无悔。这一句话就能让很多人恨得牙齿痒痒。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是一个对低级趣味控制得比较好的人,不会让它泛滥。现在正学习做的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李亚平带着得意的微笑说。

语录

■插队两年和西藏五年,是我一辈子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当时没有精神压力,不需要相互提防。

■中国的文人不光要有好文采,还要有好文骨。我懦弱、虚伪,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了不起。

■(公司)这样的生活太可怕了,权位有限,竞争的人又多,不择手段,不好玩了。

■很多研究员的文章简直是胡说八道,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对史料的阉割。

■少年时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年纪大了才懂得,自己只能做某些事。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是一个对低级趣味控制得比较好的人,不会让它泛滥。现在正学习做的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