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边缘——美国摄影师看中国

(2007-03-06 13:12:49)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7-3-6/16-61.jpg

 

丹尼尔·巢泊

  美国摄影师,1971年出生于美国费城,曾和 Joel Sternfeld,Raghubir Singh一同学习,获得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硕士学位。1999年来到中国,拍摄过的主题有大画幅的城市景观系列和简体字系列。作品在亚洲和美国等地展出过,在Wallpaper*, Telegraph Magazine,Newsweek等杂志上也刊登过。

 

  

    上世纪90年代,丹尼尔·巢泊来到了中国,开始用摄影这种形式来表现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观察。最近,他在中国做的一个拍摄项目名为“城市边缘(city's edge)”,关注北京和上海城市边缘的景观,尤其是城乡接合部那种模糊不清的、迅速发展的、粗糙的、充满着混乱和变化的场景。

  城市化带来了很多需要我们去认识和着手解决的问题,比如农田旁的垃圾场,到城里务工者的居住条件,等等。在丹尼尔·巢泊几年前的“简体字(Simplified Characters)”系列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民众的一些生活状态,照片的点滴瞬间流露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细节:交错,生机勃勃,荒诞,西方文化的侵入,建筑迅速而大范围地拆迁和新建。他在2005年的“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系列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中的建设场景,包括那些荒诞的城市雕塑和建筑外观都被他———冷静地捕捉:高速公路下三个广州当地居民并排坐在传统老建筑前面,成片的小楼以一种类似的造型式样大量复制,在中国语境中模仿西式风格的快建好的楼宇……

  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新世界,但也因为这个过程来得太迅猛,呈现出一个荒诞和混杂的发展阶段。那些充斥我们眼球的———花哨建筑、塑料棕榈树、希腊罗马式风格的小区、眼花缭乱的新住宅广告———是我们所身处时代的一个注脚,我们不能摆脱,但至少也该在忙碌之余稍稍地想一想。

  丹尼尔·巢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拍摄中,他常常思考中国现在的文化景观为何如此混杂,一些真正新的和独特的东西是否能被创造出来?他寻找那些尴尬的场面镜头,展示中国大多数城市正经历着的模糊和不定性的发展阶段。

  丹尼尔·巢泊对中国的关注,也是对他个人成长背景的挖掘。他母亲是中国人,他从小接触中华文化和汉语言。他通过这些照片,一方面昭示给世人一些东西,一方面还帮助他个人在童年记忆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获得沟通。

  当然,这组名为“城市边缘”的照片也帮助我们挖掘我们内心深处潜藏着的一些意识。从这个美国摄影师的照片中我们也许能从中看到些明日发展的走向。

文/本报特约记者 游正宇

 

 

 

丹尼尔·巢泊作品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7-3-6/16-3.jpg

移民聚居区,上海,2006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7-3-6/16-41.jpg

废弃的建筑,北京,2006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7-3-6/16-51.jpg

收垃圾的移民,北京,2006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7-3-6/16-71.jpg

两位移民,上海,2006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7-3-6/16-81.jpg

母子,上海,20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