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长为何易上当受骗
(2008-11-20 08:06:37)
标签:
房产木匠gdp港商何易中国 |
一个湖北的小木匠,乔装打扮把自己变成了“港商”,骗取了宁夏呼市两地17亿多元,骗倒了一堆大小领导。这个木匠叫王细牛,除了在骗人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之外,他还擅长更改名人名言,王木匠的人生格言就是:“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
从王木匠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吹牛撒谎,他确实通过自己的行动搅乱了宁夏和呼市这两座城市。在宁夏,王“港商”承诺出资5亿元改造宁夏宾馆并与当地政府合作修建“宁夏国际村”,在呼和浩特,王“富豪”则许诺要在当地投资50个亿盖一座“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
一个木匠出身的王细牛,他到底抓住了中国市长们什么弱点,让其行骗如鱼得水,成功易如反掌。以中国市长为代表的一帮地方官员最大的弱点就是,在他们担任一方父母官的5~10年里(短的一届5年,长的二届10年,最喜欢搞大基建、搞大开发、搞经营城市、上马大项目、大建地标性工程。王木匠就聪明的看到这一点,因此他每到一座城市,就以投资数亿,为当地打造地标建筑,造福一方水土为名,投地方市长们所好,每次行骗都能取得成功。
市长们在5~10年的任期里,如果年轻的想继续升迁,就必须做出政绩来;而那些年长的则希望在有“权”之年为个人多谋取一些私利,否则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此政绩就是官员们的“命根子”,而近年来,GDP能否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官员们的主要考核指标,因此在任期间招商引资成为市长们最重要的任务,不夸张的说,官员们每年除了开会,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接待投资考察团上了。
如何保证地方GDP高速增长,地方市长们也找到了一条捷径,这就是快速上马大项目、搞大基建,尤其是发展房地产。房地产可是个好行业,他不但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老百姓几十年的储蓄从口袋里心甘情愿的掏出来。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卖地生财”,把开发商从老百姓那里“抢夺”来的财富迅速转移到自己名下。
这样一来一往,地方GDP就能保持快速增长了,自己也可以从中捞取私利,任届期满之后也可以顺利得以升迁。所以地方市长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一看到象王木匠这样的“港商”要上门来投资,马上奉为上宾,好酒好烟好女人24小时伺候着,富翁伺候高兴了,掏出几个亿出来投资,在自己管辖的城市盖一栋高楼,或者搞一个开发区,大的甚至造一座城市CBD,那是多么光荣的时期啊。
在惟GDP发展思想指导下,在王“港商”一分钱投资都位到帐的前提下,呼和浩特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大干快上、特事特办,一切手续亮绿灯,拆迁工作提前启动。刚建成4年的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被炸掉,原市政府大楼、龙海商厦、第一人民医院保健楼、市公安局的3栋宿舍楼相继拆除。在两年时间内,呼市公安局的办公场所分散租赁了10多处。这里多说一句,如果全国的地方政府都象呼和浩特一样,为老百姓的保障住房建设也采取类似的措施,我相信每个老百姓都早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了。
大面积拆迁,政府垫付了大量拆迁款,当然政府自己不会创造收入,他们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几个亿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冤枉折腾干净,谁应该承担这里面的责任。我们不能光说“政府受骗、少数领导上当受骗,”而不去追究主要当事人理应承担的责任甚至法律的惩处。
王木匠最终被关进了监狱,被判了无期可谓罪有应得。我们的市长们除了要总结经验、提高警惕预防李木匠、张木匠这样的“假富翁”出来再次行骗之外。社会上的骗子确实多,但是为什么他们总是能在官员身上找到缺口,而官员们也总是心甘情愿或半推半就的被骗子骗,这说明我们自身也有问题,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否要适当转变,我们的政绩观念是否需要调整,在我看来,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比如何防范骗术要重要的多。前者是本质,后者才是现象。
本文来源地产私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