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楼市成交量萎缩拐点一叶障目徽湖 |
随着央行5次加息,新一轮房贷政策的调整,市场出现波动是非常正常的,购房者进入深度观望从而成交量出现萎缩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房价快速上涨,使得商品房成为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从而使得房地产成为过街老鼠,万众喊打。因此今天的大众和某些房地产评论家们对市场出现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不自觉的向偏向己方去判断:开发商在进入销售谈季后,出现少数几个楼盘为了促进销售而打折,就被臆断为房价开始全面下跌;冬季成交量萎缩,就“证明”楼市出现拐点。
客观理性的讲,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成交量萎缩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根本性转变,市场并未发身逆转,现在的情况只能说明需求者的观望气氛非常浓厚。更重要的是在需求一方进入观望期时,作为供给方的开发商并没有慌乱,市场全面降价的场面并未出现,现在就判断楼市出现拐点为时尚早,成交委靡与楼市拐点不能相提并论。
分析现在或未来楼市走向,现在大部分人是把眼光紧盯在房屋销售价格和成交量上。但是冬季一直是房地产传统的销售淡季,在此期间体现出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楼市的真实面目。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眼光也应该关注其他影响楼市走势的关键因素,比如说土地供应量、市场存量等指标。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成交量萎缩的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新增供应量、市场存量、土地供应量、住宅新开工面积也在同步下降。上述指标的严重“缩水”,也同样会给未来楼市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在北京,每年的计划土地供给总是在年末放量,供应计划年年难以完成,北京5环内基本无地可供;在上海,商品房供应存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未来2~3年的住宅供应只减不增;在深圳、上海,由于政府在土地供应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在未来一段时期,土地供应的重点集中在保障性住房上,因此商品房开发用地的稀缺性更加明显。
07年房价暴涨,与地方政府有限供地、开发商恶意囤地惜售,从而造成市场供给严重失衡有很大关系。从目前来看,土地供应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更无法抵消土地供给的亏空,这些在短期内,至少在未来3年内对房价的上涨产生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