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761
  • 关注人气:16,0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兔子急了会咬人,狗急了日企鹅

(2012-09-28 12:35:37)
标签:

教育

分类: 08-秋叶乱弹琴

看了标题别奇怪,请去看计算机世界最新文章《狗日的腾讯》,一家自称客观公正的主流媒体也沦落到要靠粗口标题吸引眼球,我看不懂,要急,也轮不到《计算机世界》急!

只能说,业内太缺乏眼球了,只好弄弄话题了。

我读了通篇文章,就一个感受,把当年攻击微软的理由全部复制到腾讯这里就够了。

我记得有副图片,叫“微软帝国”,假如有对互联网熟悉的朋友,比如王兴,我是很喜欢王兴的,他的校内,海内,饭否我都粉过的,可以画一幅“腾讯帝国”,这样说服力比现在这样几个所谓互联网大佬喷口水有说服力得多,哎,谁让他们没好好学PPT,锻炼锻炼用图说话的思维呢?

腾讯犯了什么错误,让这么多人忌恨?

就是在赚钱的路上腾讯几乎不犯错误,让人眼红啊!

很少有人知道腾讯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大家只是习惯了腾讯,却没意识到腾讯还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企业,而且也可以归为最赚钱的企业,要不是国家扶持了个房地产行业的话,我看江湖无人出其右。

我们很多人指责腾讯扼杀了创新,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我认为腾讯是有很多创新的,很多人根本不关注腾讯的努力,只一味符合,我非常看不起一些所谓互联网评论家,网络营销专家,他们除了喷口水,根本就没有好好研究过腾讯,举个例子,你用QQ吗?

好了,腾讯的创新我个人有个比方,我承认它很多思想不是原创,但在用户体验方面它可以做得比原创更好,而且能够和商业更紧密结合,制造现金流,有一种创新,就是同样的东西,你做了,不赚钱,他换个方式做了,赚钱,这就叫管理创新。

腾讯让我感觉它像日本企业,不是原创者,但比原创者可以做得更优秀,我说的,你们懂。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1、腾讯邮件是不是越来越好用?我喜欢它的很多细节设计,我看好腾讯邮件,不是因为它和IM捆绑,而是细节实在贴心

2、腾讯也在做搜索,你用腾讯搜搜搜索下“企鹅”图片,你再用下百度图片搜索“企鹅”,你对比看看,你再随便换换词对比总体质量,你再去开骂,我是希望腾讯搜搜早日抗衡谷歌。

3、谷歌有个实验室,腾讯也有一个,http://labs.soso.com/,大家自己摸摸,我承认腾讯创新远不如谷歌,但我不以为比“刨根问底搜不出”的搜狗,或“众里寻他要竞价”的百度差

4、再说说聊天的IM,截止目前为止我没发现哪家软件能比腾讯拥有更强的翻墙能力,能比腾讯拥有更多的个性化定义,能比腾讯拥有更好的聊天记录管理功能,能比腾讯拥有更方便的好友管理能力,不胜列举。

当然也比其它软件更强的防攻击能力(被盗号也实在太多了),可大家还是用腾讯,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没有比腾讯更好的选择

围绕IM腾讯征服了1亿中国用户,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最NB 是不冒进,在所有的人容易获得融资头脑发热的时候,腾讯不冒进,慢慢等你们把业务做成熟,他仿制,然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腾讯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是黏性,还有便利的现金流收取渠道。

所以腾讯只需要考虑如何推出用户真正喜欢的业务,做到最好,然后和Q币结合起来,不需要贵,积沙成塔,也不需张扬,毕竟电子货币的泛化是被央行紧紧盯着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就是灭顶。

回头看看那些和腾讯一样具有机会的中国互联网领先企业,谁能做到腾讯这样坚决而有冷静后发制人战略,一定是寻求和自己优势的坚决捆绑,没有,一家都没有。

除了微软,大概可比。

我2008年玩网络营销的时候,是下力气研究了腾讯的,还真给我发现很多好玩的方法,可惜随着互联网监控越来越严密,一些方法已经走不通了。

不过我当时就想那些所谓网络营销专家“言必夸谷歌,骂必搞百度”,就没看一个人仔细琢磨腾讯,足以证明,他们所谓的网络营销,都是跟着国外的SEO/SEM这些概念走过来走过去,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路。好像今天突然发现腾讯做大了,赚钱了,开始挤压中小企业空间了,就一边风破口大骂起来。

好了,这篇文字要写得太长,我也不愿意,我随便列举我的观点吧:

1、客观中立的媒体,要真客观,至少同时咨询一些不同意见的声音,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自行判断。你以为这样攻击别人该狗日,我们就不用腾讯了吗?

2、弱者才需要靠谩骂获取同情心,而且同情你的还是弱者,强者只会选择和生存下来的强者合作,这是商业法则

3、凡是靠竞争获得垄断的企业值得尊重,而不是谩骂。微软,谷歌,英特尔获得垄断地位还能被尊重,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是靠规则允许的竞争获得发展的。只要规则允许,你就不能指责腾讯不肯收购别人的创意,收购别人的团队,要说实话,中国互联网有什么商业模式是原创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算一个,那也是证明中国信用环境差,是适应落后的创新,不是适应先进的创新。

4、在喷口水之前,请问问自己有没有深入研究腾讯的3种主流应用,问问自己它为什么比别人更吸引客户,难道就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QQ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觉得倒不必给没有调查的对象一棍子打死不给发言的机会,但我可以说一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办法获得有说服力的发言权,这个不过分吧?

5、我不是腾讯的5毛,我发现腾讯在短信订阅里玩手脚时,我立即停止订阅腾讯的一切信息,  不让它轻易赚到我的5毛钱。

6、我还不得不提醒各位,腾讯不是完整的中国企业,他更接近是中国人创办的外资企业,他目前的股权结构应该是上市前的MIH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的股权结构,而这个MIH是一家南非企业,这中间的故事太长,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

7、由此顺便要说下,所谓腾讯扼杀创新,你只要仔细研究新浪,搜狐,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网易背后的股权结构,不如说是中国人创办的外资企业扼杀中国企业的本土创新更合适。

8、还要说下,中国的知识产权治理现状真的顾虑创新吗?还有任何互联网的创新如果带来信息的透明和分享就一定会受到主管部门的欢迎吗?

好了,都是一场商业的秀,我们可苦浪费眼球和口水,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