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读者信:我的人生哪里转弯?
(2012-09-28 12:33: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05-写给大学生的信 |
秋叶前辈:
多注意身体,不要老呆在电脑前,运动运动。
**********************************************************************************秋叶:多谢,我会坚持运动的,比如大脑运动,比如手指运动,比如以步代车,比如床上运动,都在坚持中。
**********************************************************************************
水瓶座
**********************************************************************************秋叶:你要推测,谁也拦不住,就是刨根问底也拦不住。对还是错,你自己想,我没有答案。
**********************************************************************************
恕秋大侠原谅,不是我的不尊,因为真正的老师很圣神,现在已经不随口说了,目前我打心里尊称为老师的就一个人,是个年轻的女英语教师,漂亮,我很少去上课,但是有次去了,我们交流后,我无意间记住了她的一句话,“你太急了”。我当时不以为然,然后以身试法,结果比较凄惨,从此心平气和,尽量做到不好高骛远。
**********************************************************************************秋叶:年轻+漂亮+有见识=尊敬,看来我要得到一个学生的尊敬也太难了,我开始不年轻了,我就没漂亮过,而见识这东西,对上了感觉你觉得有,没对上你没准觉得我是潜在的唐骏之流。
其实我更愿意理解为:一个年轻漂亮的英语教师在一个正确的时候对一个没见识的人说了一句无比正确的话,只是因为她有机缘见过太多考托的人了,而你没有。
所以她当说出:你太急了的时候,你事后觉得她无比有见识,也许就是这件事情上,她见得比你多。其它的事情,我持保留态度,要沟通了才知道。
就我的人生阅历,有见识的女人中,不漂亮的远比漂亮的多得多,这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问题。
**********************************************************************************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大四,最后一个暑假闭关修炼,累了,google关键字“美国大学名牌大学 普通大学”,结果很多文章主题都是“经济危机学生放弃名校,选读普通大学”,无趣。但有篇文章非常之不同,《假如中国大学这样招生》,也就是秋前辈您的文章,很搞笑,又仿佛感悟了点什么。然后疯狂浏览了秋前辈的各方面文章,“知道”了很多,而且还了解到几本好书,去图书馆一查,还都有,心中窃喜,省去了买书钱。
**********************************************************************************
秋叶:喜欢看书总是好的,不管去买去借,都可以。谢谢你觉得我的文章还不是无趣。
**********************************************************************************闲谈三两句,一刀入正题。(这两三句闲谈可够长的)
套用一下前面问问题同学的模板,来说说我的背景及简短经历。
因为高中接触电脑比较多,其实是游戏,所以一头撞向计算机专业。成都的一个二本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方向(我们学校分了数字娱乐,工程,应用三个方向),一名默默无闻的学生,目前为止没参加任何学校正式的社团,除非碰巧正好需要帮忙,一般不是在寝室,就是在树林,很少去图书馆(借书除外),几乎不去教室(板凳和桌子契合得极其不好,不管我怎么调整坐姿都感觉不爽爽爽爽爽)。(椅子不好这和是否上自习没有关系,我看大学花钱在大门太多,花钱在教室课桌椅太少,这点大学校长应该听听你的呼声)
大一:
学微积分等基础知识,疯狂浏览有关励志方面的书,名言靓句都记在了word文档里,希望以后学习累了看看借以激励自己。该阶段学习成绩中上。对英语有点想法,但没怎么行动。也不怎么上网,因为大一好多基础课,有时还半夜赶作业,没时间。游戏更别提,无奈的校园网。(我们生活在不知道有网络游戏的时代)
大二:
通过网络认识了台湾编程艺术家侯捷先生,被打动了,于是开始申请免听,平时不上课,期末去考试。天天寝室编程,本打算从C++开始,但通过比我高一级的学长那里了解到我们学校该专业以java方向为主,为了以后学业轻松点,所以从java开始,接着HTML,MySQL,Servlet,JSP等javeEE这一套网络编程,还有就是断断续续的英语学习,我始终认为英语很重要。时不时也要看管理学方面的经典书籍,比如《第五项修炼》,听听电台,比如梁冬博凡的《冬吴相对论》,看看视频,比如曾仕强的《易经》。(兄弟属于古今中外,大家小流,兼收并蓄,我那个时候只知道看古龙妙语,金庸八部,瑞安铁手,黄易翻云,现在后生,太现实了,太厉害了)
累了,很累,两个学期加上一个半个寒假(另半个寒假学大二下学期的课程,大一过后的寒暑假我都不回家,习惯了独自一人),全是程序。至于学校开设的课程,每学期期末用大概两个星期的时间,凭借同学总结的重点勉强通过考试,基本上在70分左右,六十几分居多,年级排名中下偏下。(很强了,两周能过关专业课,不是挂科,我做不到)
大二结束的暑假,开始休息,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罗伯特•清琦的《穷爸爸富爸爸》,导致零星的想法颇多,陆续读了该作者的其他书籍。最终决定放弃计算机,走市场营销道路。随即去网上查找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课程(学校没开市场营销专业,好像招生没招够人数),并快速扫读了一遍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国教材级别的会计学原理,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原理,广告学等基础性书籍,自认为有了全局观把握后,开始上招聘网上看看什么职业适合市场营销人去干,各个招聘网看了,查未果,比较茫然,但是在“地球村”概念的影响下,我在招聘网上特别注意到了很多职位都需要英语,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走国际化道路,和老外做生意啥的,所以二话不说,开始规划大三的正式英语学习计划以及进一步市场营销学习规划。(无定向碳,你改变兴趣方向的速度很有我当年跳槽的风韵)
大三:
还是没去上专业课。英语方面开始了计划,起初以为能速成,几乎天天大半天时间在英语上,听CNN新闻,读新东方杂志,连吃饭都是打回寝室,边吃边看美剧《老友记》,可是语言不能速成,我大三上学期开始了我第三次考英语国家四级(大二上学期考了一次没过,第二次报名了没去),考前认为能考高分,至少也要650以上吧,结果,一盆冰水:481。(想想你高考估分的时刻,是不是习惯性高估自己?)
所以才有了前面那位英语老师的那句话“你太急了”的刻骨铭心。冷静,开始分析该怎么安排剩余的大学时光的英语学习,经过多方思考(有英语系的学生在,我怎么有机会出头?),反复的犹豫,反复实践,阅读简单的原版小说(’老人与海’级别),听新闻,用英语理解英语;最终决定放弃纯粹的阅读,专攻听说,在听的同时顺便练习阅读,以纯实用目的为导向。(托福考得好的都是英语系的吗?只怕又是借口和自我安慰吧?)
市场营销方面,看了基本的,不知道干嘛了,开始看案例吧,结果,由于自己实际的工作业务知识有限,千篇一律感觉都是一个样:围绕自己的品牌针对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设计相应产品 ,通过各种手段,销售产品,在当时某个环境下,或成功,或失败。(刀,同样是刀,到关二爷手里就能杀人,到你手里只能切菜,不是缺理论,是缺阅历,所谓阅历,无非是读懂人性)
时间一点一点逝去,我都还不知道学市场营销到底出去了干嘛,快毕业了,很无奈,反复掂量,决定毕业出去了找个销售的工作开始我的社会人生,寻求生存第一。然后按照销售员的工作要求,我开始了office套件中word,ppt,excel的学习,多方寻求好书,word,excel还很好找,但是难道了ppt上,去各大网上书店ppt的书籍屈指可数,图书馆也全是成年芝麻烂谷子,后来在当当网无意中看见了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04816&ref=search-0-A这个评论后,我毫不犹豫地网购了前辈您的《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然后又如我开头所说,无意中搜到了你的那片关于大学的文章,真是巧合得很。(这个要谢谢你在生存阶段就买我的书,支持我,真心的谢谢)
补充一点,也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大三上学期刚开始时学校为了上海世博会这件事在校园招募志愿者,我鼓起勇气去面试,结果面试过程尴尬得我想打个地缝钻进去,我当时下来就想了
“理论” 与
写着写着都不知道自己写些什么了,完全没思路,希望前辈能看懂,并对我的大学生活有比较基本的了解,我的大学基本主调就这样,除了我每个月去我女朋友那里一次之外,一次两三天,她带我去游山玩水。(你女朋友真好)
**********************************************************************************
秋叶:评点下你的大学生活吧,没白混,也白混。没白混的原因是你一直在寻找自我,不管路是否走对,不尝试过,其实人很难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说白混的原因,就是你太聪明又有行动力,什么东西别人半天都看不懂,你不但能很快摸进去,还能自称体系,只是少点实践,要是笨点,要是懒点,也许就一个方向学了4年,专业方面也不太坏。
好比挖井,你挖井又多有快,就是不深,但毕竟挖了很多井,知道哪些井水甜哪些苦,将来也许有机会挖到一口水甜(自己喜欢)的井的概率更大,毕竟很多人只是挖了口井,可不爱喝这井的水,一辈子,也是个遗憾而已。
**********************************************************************************
在这里我有几点疑惑希望听听您的信息:
1.
秋叶:回家吃饭睡觉,娶老婆养小孩,上班码字开会,拍领导陪客户,你以为他们能干什么?
所谓专业,就是外人看着专业,内行早就把你变成一个革命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你做那颗螺丝就行了,什么是营销,你到了专业公司,你看不见营销,你看见的是营销总监,客户经理,媒介经理,文案策划,图片策划,**策划,每个人都很忙,或者要装着很忙。
他们中大部分早就被工作逼得脱离了市场,只知道修炼气场忽悠客户,早就被生活逼得不懂得营销,只知道学习推销忽悠观众。与其说他们在市场营销,不如叫忽悠推销。
当然还有一种营销顾问,他=营销总监+客户经理+媒介经理,+文案策划+图片策划+**策划,这个就别先夸他牛,也许是他老板小气。
我这么说你也许觉得秋叶老师太夸张,我是说真正懂营销的人很少,懂的都是营销的某一个方面而已。
任何行业拔尖的人才当然都一通百通,但你要了解的,总不是拔尖的吧?要知道拔尖的人那也是从不拔尖的人中竞争出来的。
市场营销也不过是份工作,不见得做一个计算机工程师更好,要说这两个工作的相同点,我觉得是加班都特别多。
**********************************************************************************
2.
**********************************************************************************
秋叶: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聪明了点。可以参考前文评点
**********************************************************************************
3.
**********************************************************************************
秋叶:很简单的例子,有电的电线不能碰,假如你认为这也算一条总结性理论话,知道比不知道好吧。
其实很多理论也不过是经验的规则而已,哪里谈得上理论,马寅初当年说毛泽东思想哪里算思想,不过是政党的政策论吗,那是很有勇气的。我们如今要承认很多理论不过是一条经验,不是理论也要有鉴别力。
其实很多理论的作用不在于一定要你立即去试,而是让你知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有一种方向或者选择可以去考虑。
比如说:市场营销讲4P理论,可是还有4C理论,4R理论,学了就能用吗?未必。不过懂了,遇到4P理论分析不下去的时候,你还可以看看4C理论,4R理论能不能用,假如可以,也就可以照猫画虎,不至于完全没有思路。
说个生活化的,有条恋爱规则是说女人骂你是猪的时候,也许是不讨厌你,听说过吧。所以当一个女孩子突然骂你是猪的时候,你知道这条理论比不知道这条理论也许多一种选择。
我的解答,你满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