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水杯搞丢了
有一个小水杯,常装在我的背包里,陪我出行,用了好几年,就有了感情,好像那杯子上有我的体温,好像它对我知热知冷,像一个知心的朋友呢!
可是,我却把它搞丢了!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一定是丢在火车上。我喜欢坐火车,一个包,一杯水,一本书,是我不变的“人生道具”。已经有很多年,我像个僧人,就这样外出或者往返于大城和小镇之间。坐火车,可以看窗外的风景,可以小睡,可以偶尔欣赏一下人,运气好了,还会碰到一个美丽的同座。但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翻书,喜欢这种别样的感觉——火车在山水之间穿越,人在书中穿越,仿佛两种美同时兼得。人在旅途,好书相伴,世界也可以这样美丽、人生也可以这样美好,而那个小水杯,体贴地给我补充着能量,安静地化解着旅途淡淡的疲惫。
那个保温杯,差不多半个手电筒大小,容量只有小矿泉水瓶那么大,模样温文尔雅,装在包里,不占位置,拿在手上,轻巧舒适。我一般只装白开水,偶尔也会加一小片柠檬,三百公里路,一杯水,中途不用去卫生间,刚刚好。我发现有的男人耐旱,一路上不喝一滴水,但有的却像个水牛,抱着个大杯子,不停地往进灌。光看水杯,差不多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份。有的人拿个金光灿灿的金属杯,没错,一定是个有点暴发的小老板;有的人拎着一个大塑料杯,杯子里的植物叶片大颜色鲜艳,当然是个老百姓;有的人握着一个模样小巧但造型别致的瓷杯,无疑是个有点养尊处优的小姐太太;更多的人,手里勾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杯,不用说,都是学生或者刚工作的小青年。我的杯子,估计也能看出来,小文人嘛!
我喜欢这个杯子,还因为它密封好,拧紧杯盖,装在包里,随便站着躺着,一滴都不会流出来;保温也好,水一天都不会凉。水烫,必然会小口喝,既解渴,又不会尿急——旅途出现内急,有时也挺麻烦的。火车上的卫生间,最好还是少去。有时得站在门口等半天,要是敲门,出来的人会白眼看你。最主要是气味不好,估计那空间狭窄,空气不好流通。还有,火车总会有颠簸的,站着方便,难免撒偏。所以,最好少喝水,把那一壶,留到下车以后。
杯子不大,安检也方便。如果坐飞机,就装在手提箱最外面的口袋里,当着面喝一口,就让过了。我看见许多拿大杯子的人,都被命令打开箱子,翻出来验证,再装一遍,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坐火车就更方便,有时安检员会问一下,有时直接就让过了。大杯子可不行,非得在一个仪器上检测一下,亮了绿灯才放行。我有时想,杯子小了,就是装不合规的液体估计也没什么危险,如果再由一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戴眼镜的人拿着,基本也就没必要安检了。
我因为喜欢这个杯子,就觉得别人也会喜欢。送书,也许会显出文人的酸腐,更何况还有多少人愿意看书呢,又有几人愿意看文学方面的书!所以,我就给几个要好的朋友都送了同样的杯子,水总会喝吧?
就是这么好的杯子,让我给丢了。我回想,那天我的座位在过道,所以就把杯子放在面前的袋子里。一路上,我都在翻一本书,直到火车进站,听见广播员通知,我就赶紧把书收起下车,便把杯子忘在了袋子里。后来听说火车站有失物招领处,我好不容易找到,一问,工作人员直摇头,她大概想,一个杯子还值得来问吗?
一个水杯,固然不值多少钱,但是相伴久了,就有了感情。一边看书,一边喝一小口水,仿佛书就看得津津有味。再买一个同款的?过去这么多年了,未必会有。再说了,就算买到同款,感觉还是不太一样。有人喜欢新朋,我却独恋旧友。它会在哪里呢?谁会愿意用别人用过的杯子呢?当火车一声长鸣,它会不会难过地躺在某个地方,甚至有点伤心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