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看《论语》(157-159)
(2010-12-29 07:53:43)
标签:
子路夫子暴虎冯河斋戒文化 |
分类: 信笔游 |
157、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夫子爱夸徒弟,而且夸起来毫不吝惜美言,比那个只会念紧箍咒的唐僧可爱多了。这一回,他夸颜回就有些过分:“有用我的,就布道于世;不用我,就藏道于身,只有我和颜回你啦!”其实我看这不算他高明,用你你就去,不用你就袖手旁观或自隐,不算最高境界,自己主动地脱颖而出,自主地价值最大化才是最强者。果然,率直的子路就有些听不下去,他就问:“夫子,你若要行三军、带兵打仗,谁可随同你去呢?”——显然,子路更看重行。夫子就觉得子路鲁莽,便回答说:“有的人徒手搏虎,空身趟河,死不知悔的莽汉我是不带他的。”大概觉得这样说子路徒有匹夫之勇有些不够风范,就又说:“做事小心,知道畏惧,又能足智多谋,我才愿和他同往。”其实,这些道理都不新鲜。我独喜欢夫子和弟子之间的交锋,喜欢夫子偏执的夸奖,喜欢子路的率直。如果教的学生都是一群唯唯诺诺的听话的好孩子,就乏味了。)
158、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夫子不是贪图钱财富贵之人,他说:“倘若富贵可求,就算做个执鞭的贱职,也愿意为之。”此番话一定别有深意。后半句就说,如果富贵不可求,就追求自己的爱好。大概连夫子也无奈地悟到:人生由命,富贵在天。有些事,强求不得,倾其一生也可能会南辕北辙。因此,知命就是智者之为了。也因此,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爱的事,乐在其中便不失为明智之举。这么想应该不算世故,唯所爱所好不可低级。)
159、子之所慎,齐,战,疾。
(看看夫子所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斋戒乃祭祀神明之举,必要虔敬于心。然而人之洁净与否,神明自知。故对于一个内心肮脏之人,斋戒必是演戏,亦是亵渎。夫子所慎,恰恰反映出圣人对自己内心完善的崇高要求;战争荼毒生灵,凡以天下苍生为念者,谁人不慎?疾病亦毒害生命,且难以料知,岂能不慎?其实,世间最可慎者乃人心,人心不测,渺如宇宙。若人人皆备仁心,则斋戒有何可慎?战争何以会发生?疾病来了,共同抵抗,终有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