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镜片看《论语》(23-24)

(2010-08-09 07:41:12)
标签:

《论语》

夫子

镜片

孝悌

文化

分类: 信笔游

2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养老送终,就是在今天,也被视为孝道的主要行为。然而夫子却反问:对于犬马这样的畜牲,我们不一样也养着吗?因此,没有一片敬心,作何区别呢?父子的话说得苛刻了些,事实上,能够在父母垂垂老矣之时,还能不厌其烦地供养,在今天倘若评不上孝子贤孙,也一定被认为合格了。有多少儿女像爱欧也妮·葛朗台一样“爱”自己的父母!有多少老人被自己的孩子吃干炸尽而挣扎在酷暑严寒里无人问津!又有多少人溺爱一条会摇尾巴的狗胜似爱自己的父母!是的,仅仅养着又怎能算是孝道!人老了,不是一台进食的机器,仍然是活生生的人,需要感情,需要爱。我们之所以怀着敬意,不光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的成长历尽艰辛,更因为他们所经历的风雨人生,他们所给予我们的影响和精神财富。)

2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遇到了事情,由年轻的干;有了酒食,让年老的用。这就是孝吗?夫子显然认为,这算不了什么,而难的是“色”,即在老人面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面色是内心的窗户,若出于真心孝悌,必然和气,必然面含悦色,否则,就装不成一瓣好看的蒜。夫子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婆婆妈妈,这样回答下去没完没了。其实他可以一言蔽之的:以礼以心。看他的答复,无出其右。不过,由此我看到了夫子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一面。一个人,若果幼年就失去父母,他难道只能在坟头上尽孝吗?恰如夫子,幼年丧父,青年丧母。那么,也许他会以天下的老人为父母,爱之敬之,而他何尝不是最大的孝子。孝悌之心最能体现仁爱之心,一个仁爱天下的人又怎能不会敬爱自己的父母?一个和颜悦色、婉容可掬的人也一定是怀着对世界的爱。爱自己的父母、爱人间、爱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