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章华台

标签:
文学/原创人文/历史文化生活情感 |

臭名昭著章华台
曾几何时,不惜劳民伤财的楼台馆所等面子工程甚嚣尘上,饱受人们的指责臧否,也受到国家的法纪追责。认真追溯既往,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楚灵王肇始了面子工程而臭名昭著,且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春秋时期,楚国共王熊申在位三十一年驾崩,立长子熊昭为康王。楚康王在位二十年后崩殂,便由康王之子熊员继位,是为郏敖,乃以其叔父熊围为令尹辅政。楚国令尹熊围奉郏敖之命出使郑国时,半路上闻听郏敖突然罹患病疾,担心郏敖死去后自己再次与王位无缘,便于中途折返,并强行缢死郏敖、还把郏敖的儿子杀死后自立为君,是为楚灵王。好大喜功的楚灵王不愿意和当时的霸主晋国平起平坐,一心要做诸侯列国的领袖。
公元前538年(周景王7年),楚灵王发起召开一次大会,叫列国诸侯都到楚国的申城(申,古国名,被楚国所灭,在河南南阳市北)开会,这是春秋时期第一次由楚国牵头召集的大会。此时,晋国的执政赵武已经死了,晋国作为霸主的实力地位日益低下,也只好任由楚国的灵王去指挥列国诸侯开会了。楚灵王对大臣武举说:“先前齐桓公会合诸侯列国来攻打咱们楚国,由此当上了天下霸主。如今寡人做了霸主,应当先去打下哪一个国家呢?”武举说:“齐国的崔杼与庆封弑杀了国君,崔杼已经被除掉了,但是庆封还在吴国躲藏着。吴国不但没有把庆封治罪,反而还把朱方(江苏丹阳)封给庆封,这分明是公然鼓励乱臣贼子。再说了,吴国三番两次在咱们楚国的边疆上挑衅捣乱,这也应当去征伐一下。咱们不妨拿着惩罚齐国庆封的名目率领列国诸侯去攻打吴国,岂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楚灵王颁旨让大夫屈申率领着属国蔡国(河南上蔡)、陈国(河南淮阳)、许国(河南许昌)、顿国(河南项城北)、胡国(安徽阜阳)、沈国(河南平舆)的兵马浩浩荡荡去攻打吴国。
吴国把毗邻楚国的朱方封给庆封,本意是让庆封时刻关注楚国的军事动向。可能也是庆封一时麻痹大意,居然直到楚国所率属国兵马围住了朱方,庆封这个时候才知道朱方被困。此时,吴王也知道了楚国打来,当即下令准备出兵御敌。屈申在朱方抓住了庆封,也知道吴国已经有所防备,不敢再往吴国的纵深进击,于是带着庆封凯旋而归了。
楚灵王要在列国诸侯面前宣布庆封的罪名,以此来显示自己作为霸主的权势,却被武举拦下了。武举说:“自己没有过错,才能坦然指责别人的过错。大王当面指责庆封,也许会让他反过来讥笑大王的。”楚灵王颇为自信地说:“他敢吗?”于是,楚灵王派人把庆封绑来,逼迫庆封当众承认自己弑杀君王的过错,甚至让庆封学着说“各国君臣听着,你们可别学我庆封的样子,因为我弑杀了自己的国君,还自鸣得意地当了相国。”庆封自然不会按照楚灵王事先拟定的口吻承认过错,反而大声嚷道:“各国君臣听着,你们可别学楚国公子围的样子,他弑杀了自己的国君,自立为王,眼下还自鸣得意地想当天下的霸主!”在场的列国诸侯君臣没有一个不暗笑不已的。楚灵王弄巧成拙自取其辱,大失所望又羞又恼,叫人即刻把庆封杀死了。
次年即公元前537年(周景王8年),吴王夷昧借着楚灵王派兵打到吴国朱方捉拿庆封的由头,发兵攻打楚国,还夺取了楚国三座城池。楚灵王当即召集属国蔡、陈、许、顿、沈、徐(安徽泗县北)的兵马去攻打吴国。吴国的邻国越国国君允常为着吴国先前曾经入侵过越国的边界,于是便派遣兵马帮助楚国攻打吴国。其实,吴国早已有所防备,居然把楚国的联军打败了。楚灵王丢了面子,只得灰头土脸地收兵回去。第二年,楚灵王又派大将再次去攻打吴国,借以给自己出口恶气,不想却适得其反又打了败仗。
就在当年(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正卿子产使用金属铸造了一座很大的宝鼎,还把郑国的刑法条款逐一铸在鼎上,这座宝鼎就叫刑鼎。刑鼎甫一铸成,不但郑国的贵族与守旧派都反对,就是在列国诸侯中也有不少人公然批评子产。他们认为,治理国家的刑法一旦公布于众,黎民百姓心中就有了底,用不着再害怕贵族和长官了,因为以后黎民百姓只看刑鼎上的条文,而不用再看贵族和长官的脸色行事了,这样就分不清上下尊卑,怎能治理黎民百姓呢?子产却坚持说:“我为的是救世!”原来郑国注重商业经济,可是贵族向来随心所欲,利用黎民百姓并不知道的刑法条款压迫商人和新兴的土地所有者。子产铸刑鼎公布了刑法,使贵族再也不能为所欲为地欺压商人和地主,商人和地主便把刑鼎看做是保护他们切身合法利益的“免死铁券”,由此更加拥护子产了。
郑国子产铸造刑鼎的信息传到楚国,楚灵王兴奋不已,也想做一件惊动天下的事儿为自己捞回一再丢失的面子。当然,楚灵王知道铸造这么一座大鼎,需要大量的金属,还得使用很大风力的鼓风机,是一个需要很大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眼下楚国的技术难以做成郑国这样的大鼎。要在列国诸侯面前炫耀楚国比别的诸侯国强盛,务必干一些比铸造刑鼎更伟大的工程不可。于是,楚灵王就颁旨倾国之力大兴土木,修建一座硕大的王宫,取名叫做章华宫。章华宫四周大得就像一座城池,鳞次栉比富丽堂皇,还在中间砌了一座高台,取名叫做章华台,又叫三休台,就是说这么高的章华台从底下走到台顶上,一口气是上不去的,其间需要停步休息三次,所以才叫做三休台。在三休台的旁边,还修建了很多房子、亭子,栽种了花草树木。根据近年湖北潜江出土的章华宫遗址,章华宫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宽1000米 ,东西长2000米,占地2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宫殿以章华台为最,章华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经换算,相当于现如今的台高30米、台广45米,约莫12层楼的高度。宏大精美的章华宫竣工之后,楚灵王便打发使臣去列国诸侯报信,盛邀他们前来参加章华宫的落成典礼。
章华宫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细腰宫。原来楚灵王以为人美不美全在腰身部位,在他看来,腰越细越好看。于是,他就挑选了一批腰身最细的美人住在章华宫里,由此,章华宫又叫细腰宫。章华宫里的美人自然是一个个细腰苗条,挺胸翘臀。为了讨好楚灵王的喜欢,她们很不得把腰身细得就像马蜂那样,那时候尚且没有现代化的减肥技术,只有尽可能忍饥挨饿不吃饭或者少吃饭才能实现,以致有的宫女被活活饿死,缘此,天下民间便有“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之说。当时,楚国以细腰为美的风气好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不光太太与小姐们喜爱蜂腰,就连男性的朝廷大臣们也纷纷用带子把腰身勒细了才去上朝面君朝圣。楚灵王见此,开心得了不得。
就是这样一座臭名昭著的章华宫,居然让晋平公羡慕嫉妒恨了。晋平公对大臣们说:“南蛮子楚国拿富丽堂皇的章华宫来号召列国诸侯,难道我堂堂晋国反倒要落在蛮族的后头吗?”晋国大臣里有人反对这样与楚国比奢华,说:“列国诸侯的盟主应该以德行来号召诸侯列国,不应该拿奢华的宫殿去向天下夸耀。楚灵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正是他不得民心之举,咱们晋国何必还亦步亦趋地去效仿他呢?”这样看来不对脾胃的话语,晋平公自然不会听得进去,依然颁旨大兴土木修建起宫殿来,而且还要比三休台、细腰宫盖得更华丽更精致,只有那样才显得晋国比楚国的国力强盛。
为了君王的无聊斗气与贪图享乐,修建一座比章华宫更华丽更精致的宫殿,不惜劳民伤财、戕害人命,荒废土地,晋平公害得晋国人民怨声载道,背后少不了被人们非议臧否。一天黎明时分,几个老百姓坐在石头上偷偷议论朝廷,碰巧一个官员从这儿路过。几个老百姓就悄然躲在石头后面不说话,想等那个官员走过去时再说。那个路过的官员听见悉悉索索的说话声,因为天色未明并没有看见说话的人,以为是石头说话了,就去奏禀晋平公。晋平公疑惑不解,就询问当时很有名气的乐人师旷说:“石头会说话吗?”师旷有意借此规劝晋平公,于是就说:“主公劳民伤财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以至于黎民百姓叫苦连天。但是黎民百姓又不敢公然发表看法,心里的怨气没有渠道发泄,于是怨气就依附在石头上,石头自然就会替黎民百姓说话了。”晋平公知道自己与楚灵王比高低失去了民心,自此就闷闷不乐起来。
晋国新修建的宫殿竣工的时候,列国诸侯也都纷纷赶去庆贺,倒让自以为独占鳌头的楚灵王一肚子不爽。他对老臣武举说:“寡人修建宫殿,晋国也修建宫殿,结果修建得比咱们的章华宫还好,岂不是诚心与寡人置气吗?再说了,咱们章华宫落成时前来庆贺的列国诸侯较少,晋国新修建的宫殿落成时前去庆贺的诸侯列国很多,岂不是给咱们楚国办个难堪吗?寡人仔细思谋一番,咱们不妨出兵打到中原去,兴许能把咱们楚国的面子争回来。”武举回答说:“只是盲目地进攻中原不尽然能让天下列国诸侯宾服,务必挑选一个在周天子看来有罪的国家攻打,这样才能师出有名。”楚灵王眼珠子骨碌好一会儿问:“爱卿以为哪个国家在周天子看来是有罪的呢?”武举说:“蔡国的公子杀了君父已经九年了,不能不去征伐。况且,蔡国就在楚国的家门口,要是出兵把蔡国的土地拿过来,对楚国更有好处。”
于是,楚灵王便决意发兵征讨蔡国,算是给自己比不过晋平公找了个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