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讳疾忌医最终害的是自己

(2022-05-31 14:56:48)
标签:

原创

历史

文化

情感

讳疾忌医最终害的是自己

讳疾忌医最终害的是自己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去世之后,接下来陆续继位的几位齐国君主不是沉迷于吃喝玩乐不干正事儿,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加重黎民百姓的负担,以至于黎民百姓怨声载道,自己则是大权旁落。当时齐国掌权的卿大夫有好几家,最大的一家就是田氏。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齐国的姜姓末代君主齐康公继位,齐国的权柄则完全掌握在相国田和手里。齐康公也是个只顾贪恋酒色不理朝政的昏君,碌碌无为非常不得人心。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田和索性把齐康公流放到海岛上,自己则篡夺了齐国的王位。田和虽然做了齐国的国君,但是名义上依然还是个伺奉君王的卿大夫,所以得不到诸侯各国的认可。因为按照当时的体制,出任一国国君要得到其他诸侯国承认的话,必须先得到周天子的任命,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才是天下的一把手。名不正言不顺当上齐国国君的田和为了顺利得到周天子颁旨任命,可谓绞劲了脑汁。他以为,魏国是当时最强的新兴国家,魏文侯和周天子的关系尤其好,通过极力讨好魏文侯得到魏文侯的帮助,就能替自己在周天子那里说上话。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田和再次请魏文侯在周天子面前替自己美言说情,争取自己这个谋篡的齐国国君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并颁旨任命。当时的周王室日渐式微,也不敢轻易得罪诸侯国,于是周天子姬骄送给了个顺水人情,便在第二年正式颁旨册封田和为齐侯。这样以来,田姓齐国代替姜姓齐国才算是名正言顺了。

田和是田氏齐国的第一代君主,只是他在受封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田和的儿子田午继位,即是齐桓公。为了把田午和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区别开来,史书上便称他为桓公午。桓公午不但没啥大本事,而且为人固执,凡是他没有亲眼所见的东西,无论别人说得怎么有鼻子有眼儿,他总是一概不相信的。

某一天,齐国来了一位名医秦越人。秦越人原本就是齐国人,但是缘于到各地行医为黎民百姓治病离开齐国多年,不久之前才回到齐国。秦越人在民间行医多年,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非常高明。据说秦越人得到过医界高手长桑君的指点教诲,于是望闻问切诊断特别准确。人们还说秦越人有一双具有特异功能的眼睛,病症虽在病人不可视的五脏六腑之内,但是经过秦越人慧眼诊视,却能看得一清二楚。传说在上古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一位名医叫做扁鹊,医术十分高明,医德也很好,人们都非常敬重他。如今的秦越人医术与医德也是高超无比,可与扁鹊比肩,于是人们就尊称秦越人为扁鹊,以致后来的人们只知道秦越人名叫扁鹊,倒是没人知道他叫秦越人了。扁鹊回到齐国之前到过许多诸侯国,为各地的黎民百姓医治过很多疑难杂症,可以说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一次扁鹊来到一个村庄,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死人在痛哭不息。扁鹊到了跟前看了一番,原来死者是个壮年人,问问哭泣的人才知道,这个壮年人是得了急病死掉的,已经死了好大一会儿了。扁鹊蹲在死者身边扒开死者的嘴巴察看了一会儿,又翻开死者的眼皮看看瞳孔,然后还把手伸进死者衣裳下边摸摸死者的胸口,随之说道:“这个病人还能医治。”

围着哭泣的人们马上都拿疑惑的眼神注视着这个不期而至的过路人,不相信死了多时的人居然还能医治过来,随之又用探寻的口吻问道:“这个人已死去半天了,还能怎么医治过来呢?此地穷乡僻壤山高水远,即便是能医治过来又去哪里延请郎中呢?就算是延请来了郎中,诊视过后又去哪里抓药呢?”

看见围着哭泣的人们虽然质疑但并没有拒绝医治死人,扁鹊便说:“不妨让鄙人试试看。”一边说着一边从衣袋内掏出来石针,找准死者的穴位连着扎了几针,又让人找来艾草给死者烤灸了一阵,不到一个时辰,死者果然慢慢苏醒了过来。扁鹊见病人从深度昏迷中苏醒过来,就随手留下几剂身上带着的草药,交代了一些护理的方法后,于是就走了。死者苏醒过来按照扁鹊的交代服用几剂扁鹊留下的药,调养了几天居然渐渐康复了。这样一来,知道死人复活的人们都轰动了,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传遍天下,大家说这位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扁鹊甫一回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桓公田午听说了消息,一定要召见这位名医,于是便派大臣去把扁鹊找来。扁鹊参拜桓公午行过大礼,桓公午就让扁鹊坐下,随之就说:“听说你是名医,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人们都很敬重你。你这次回来不妨多住些日子,给朝中的文武百官看看病。”

扁鹊站起来说:“主公,先不说给文武百官治病的事儿,眼下主公身上就罹患着一种病疾,理应早日着手医治才是。”

桓公午呵呵笑着伸伸胳膊踢踢腿说:“寡人可没啥病的,平日里吃得香睡得甜,浑身舒坦不痛不痒,身子强壮得一拳能打死老虎,何用医治呢?”

扁鹊颇为认真地说:“主公的病疾尚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并不怎么严重,所以自身才感觉不到,不过一定得赶快医治。倘若不及时医治的话,病疾就会越来越严重的。”

桓公午没有再搭话,脸上却显现出很不高兴的神色。

扁鹊拜别之后,桓公午给文武大臣们说:“这些江湖郎中没有几个可信的人,他们就是一味地欺骗人,原本没啥病疾的他也能编出一些疾病吓唬你,倘若有一点点小毛小病,他便夸大其词说你的病如何严重如何严重。你要是被他吓着了相信他的话,就得花钱请他开方吃药。其实一些小毛小病无关紧要,不予医治也会自己好的,一旦经过郎中医治,妙手回春的名声就归郎中所有了,赚了你的钱还得给他扬名。你等方才亲眼看见了,居然连天下闻名的扁鹊也是这样,竟吓唬寡人也有病疾。即便是不能说他是庸医四处行骗,最起码可以说他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吧。”桓公午说一句,大臣们就纷纷点头一下表示赞同,桓公午说到可笑之处,大臣们就会陪同着君王大笑一番。

五天之后,扁鹊主动拜见桓公午,打算说服桓公午给他治病。扁鹊对桓公午说:“五天过去了,主公的病疾已经有所发展,原本只是病在皮肤与肌肉之间,眼下已经病到血脉里去了,所以务必得赶紧医治,再也不能小觑继续迁延了。倘若不及时医治,病疾还会更为加重,发展下去就愈发难以医治了。”

桓公午已经对扁鹊有了成见,扁鹊的善意提醒怎么会听得进去呢?于是桓公午依然客气地回答说:“先生还是回去歇着吧,寡人自知身子很好没有病疾,用不着医治什么的。”

扁鹊郁郁寡欢地离开了。

桓公午和大臣们再次说笑了一通,无非是一些讥讽扁鹊的话语罢了,诸如“郎中的话不可信,要是相信郎中的鬼话,没有病死也得被郎中吓死”等等此类的话。大臣们为了讨好桓公午,跟着桓公午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居然把扁鹊贬损得一钱不值。

又是五天过去,扁鹊第三次来拜见桓公午,告诉桓公午病疾又有所发展,已经从血脉病入肠胃了,虽然还没有大的发作,但是必须尽快医治,不然医治起来就会很麻烦的。无论扁鹊如何规劝,桓公午照样油盐不进我行我素,就是不答应让扁鹊给自己诊视病疾。又一个五天过去,扁鹊第四次拜见桓公午,端详一番后告诉桓公午,他的病疾已经浸入五脏六腑,再不医治的话恐怕就不好医治了。眼下着手医治的话,还有一线希望能够治好。只是桓公午依然没有感觉出什么病疾来,自以为身体很强壮,对扁鹊的话自然是不以为意的。

再过五天,扁鹊第五次拜见桓公午,对着桓公午端详得非常仔细。端详一番后,扁鹊一句话也没有说,掉转头就往外走。桓公午看见扁鹊此次的举动与以往大不相同,既没有再三规劝自己就医,反而扭头就走,觉着大为不解,于是就派大臣追上扁鹊询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扁鹊说:“主公的病疾已经浸入到骨髓深处,以致扩散到全身了,此时已经难以医治了。病疾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时,当然比较容易医治,服用几剂汤药便可以治好;病疾浸入到血脉之中时,医治就较为困难,不过服用一些药物再辅助必要的针灸治疗,调养一个时期依然还能治好;病疾浸入肠胃时,虽然不太好治,只有施用一些疗效很好的药物,再做一些必要的手术,也还有治好的希望。如今病疾已经浸入骨髓以致扩散到全身,就无可救药了,鄙人对此已无能为力。你请回吧,主公的病疾要不了多久就会暴发的。”说完这些话,扁鹊扬长而去,再也没有回来拜见桓公午。

过了没有几天,桓公午果真突然病倒了,派了很多人去找扁鹊医治,此时扁鹊早已离开齐国,到各地民间去给黎民百姓医治病疾了。桓公午急忙延请国中的御医给自己疗病,但是谁也医治不了这已病入膏肓的病疾,此时桓公午才追悔莫及。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齐桓公田午病死,他的儿子继位,这就是齐威王。

桓公午死了,留下了讳疾忌医这个成语,不但提醒人们倍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病及时就医,无病加强保健。同时,这个成语也引申为自我掩饰缺点、错误,害怕别人批评指正的意思,在个人人品修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示人们客观地正视自我,不断改正缺点毛病,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2-5-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