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拙居邪思录(十一)
王义遒
三十一、 做个雷锋式的“螺丝钉”也好
又一次大张旗鼓地“学雷锋”了。“雷锋精神”之一是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曾批评过做“螺丝钉”的口号是把人作为工具,抹煞了人的主体性,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旧教育思想。
现在回头想来,“做螺丝钉”就螺丝钉呗,“工具”就做工具呗,谁不是工具,有什么不好?比起那些找了大半年工作还是不着落的总要好得多么!
其实,人总有工具性的一面。是螺丝钉的料,把你放在螺丝钉的岗位上,恰到好处。怕就怕张冠李戴,乱点鸳鸯谱,你本是齿轮却偏把你放在螺丝钉的岗位上,不但把你害苦了,整个机器也转不起来了。
问题是:钉是钉,铆是铆,螺丝钉永远不当齿轮用,齿轮永远不当螺丝钉用,这样的准确“计划”,人类永远做不到。以为可以做到,那就是乌托邦!
这就是一切问题所在,所以人还是不被当成工具使好!
三十二、
嚷嚷学雷锋,比不学还坏
雷锋精神似乎也在与日缩水,好像现在只剩下“做好事”了。这也不坏,本来有的故事就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乐意做些社会公益的“小事”毕竟是雷锋事迹中最感动人的部分。
不过把学雷锋成为一种短暂的“活动”,甚至一种“运动”,做一件“好事”记一笔,又汇报、又表扬、又宣传,实在不足取,大有沽名钓誉的嫌疑。抱着为了争荣誉而做事,倒也符合市场交换原则,但却违背做人的道德信条。做好事求回报,这个“好”就打了问号。对于青年心灵的熏陶,这个“好”比一般的坏还坏!
其实,做好事是一切国家人民都提倡的事,我们中国人早就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过做一件“好事”就要宣扬的却不多见,这样的“好事”就变质了。
在国外有一件事对我印象至深,那是在法国大学里。一次,男厕所下水管堵塞,脏水泛滥,满楼道臭气熏天。人们正在寻找源头时,一位与我同办公室的女同事,却已闯进男厕所动手排堵了,弄得她手脚脏水玷污。
我很惭愧,因为我事先知道这下水管可能会堵,却无所作为。
以前我总以为西方人爱干净,不干脏活的。这件事打破了我的成见。后来,听说她当上了该大学副校长,我想,这大概与她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担当精神不无关系。不过大概没有人为她宣扬过这件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