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抱拙居邪思录(八)
当下说起“一流大学”,时常会听到大学要引领社会的呼声。我自己在这方面也发表过一些议论:“一流大学”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其视野,其见识必须高于现今社会;“一流大学”当开风气之先,从思想文化上引领社会潮流。可是反观今日大学,能引领社会潮流么?要“引领”到哪里去?
我不说市场商品,那不关大学的事。试看学术和科技领域,那是大学分内的事。有人统计,社会上揭露出来的许多学术舞弊行为: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伪造数据、张冠李戴、并凑文章,凡此等等,大学里出的要远多于社会一般科研单位。这让我这个“大学人”十分汗颜。不过,我总希望实际情况可能未必如此!
前不久,这类事让我亲身经受了。我有幸参一个专项科研课题的立项评审,领域较窄,申报的自然多为相关科研单位。也许是因经费诱人,有的知名大学也来投报。令我惊讶的是,一个大学的申报材料,不但内容几乎尽是教科书上的一般原理,而且还出了移花接木的花招。为表现本单位科研能力,申报人居然把一件器物的顶视图和侧视图分别用两个不同器物的图来拼凑,以突显其工艺之“精致漂亮”。可还是让明眼人一望便知其假而被揭穿。这件事使我这个局外的“大学人”深感无地自容。
有大学或大学的某些人真是堕落了!这样的大学怎么还能“引领社会”?“引领”者,“正人”也。奉劝他们,正人必先正己!
当下社会上最不甘寂寞,最不安分守己的也许要算是高校了,大概这是高校“力争上游”的表现吧。
你看,现在的高职高专院校拼命想升级成为本科高校,本科高校争设硕士点,有硕士点的力图增设博士点,有博士点的高校争上一级学科博士点;一般高校设法成为“211高校”,“211高校”力争成为“985高校”……。幸亏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台阶多多,让高校领导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打拼爬升。
至于已经是“985高校”了,它们自然争当“世界一流”!这还不够,因为,“世界一流”不过还是大学。“大学”,终究还不是社会的“核心”,于是他们持续地试图从社会的边缘挤进社会的核心。这里的诀窍就是“脱教”。因为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就脱不了“教”。“教”就既无钱,也无权,自然是“边缘”。于是,大学里教研室没有了,成为“研究所”,“脱教”!大学不甘于名正言顺以培养本科生(大学生)为主职,要设立“本科生院”,表明我大学不是专门培养大学生的,我设有培养本科生的专门机构。大学是什么呢?本科生、研究生、成人继续教育,公务员培训、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咨询、生产经营、公司证券交易,我大学之“大”,什么都会。似乎这样高校就能堂而皇之地称得上是社会“核心”了。
于是,高校从社会“边缘”挤进社会“核心”,靠的首先是“脱教”,把培养大学生的主业“边缘化”。在这样汲汲乎躁动之下,贯彻“育人为本”,提高教学质量,岂非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而“躁动”无非为求脱贫脱贱,别说是追求名利,确确实实为了钱权!
记得约莫十几年前,当时教育部的一位领导人曾半开玩笑地说过:“教务处是天下第一大处”。他指的是教务处掌管着大学几千上万人的教与学,为保证教学中心任务,课程安排、节假校历,都是铁板钉钉雷打不动的。教务处长似乎是这“雷打不动”的司令!听了这话,当时高校的教务处长无不眉飞色舞,挺好受用,工作得很来劲。
前不久,碰到一些大学的教务处长,我又用当年教育部领导人的话去捧捧他们,祈望乐呵乐呵,不料遭到了白眼:“什么‘第一大处’?我们是小字辈,什么都得听党办校办的。他们可以直接代表书记校长发号司令么!”
眼下大家都在说大学要“去行政化”,而把大学行政化的主要表现说成是大学校长的副部级、局级等行政级别和大学行政人员过多等问题。其实“天下第一大处”不见了,更是重要的一端。高校不以教学为中心,主管教学的职能部门难司其职,看“首长”的颜色办事,这才是目前大学行政化的重要发展和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