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拙居邪思录(六)                 王义遒

(2010-07-04 12:26:55)
标签:

杂谈

抱拙居邪思录(六)                                                    王义遒

   十五、离兽性越远,文化越高

 

据说,“文化”的定义不下上百种。不过,依我看来,“文化”就是“人化”。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他脱离了动物,脱离了“兽性”,有了“人性”。

“人性”就是离开兽性的“人的性质”。也可以说是动物进化为人的性质。人性的外在表现就是“人文”。古人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文化也就可以说是“人文化成”,就是“人化”。

在“人化”过程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西方大哲学家康德说:“教育使人成为人”;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过:“人通过教育成为人”。这里,前一个人是作为动物的人,就是没有脱离兽性的自然人,而后面的人则是“人化”了的有知识、德行,能不断完善自己、服务于社会的人;也就是有文化的人。

动物为了生存、繁衍和发展,有两种基本能力,所谓“食色性也”;就是说,觅食和交配是动物的天性,也可说就是兽性。人既然是动物,当然也有兽性一面。兽性也是人的本性,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过是最底层的一部分。如果这“部分”成了全部,成为“整体”,人就等于禽兽了。

所以,人成为人,就是要超越“兽性”;超越得越多,离兽性越远,高品质东西也越多。就是说,离开禽兽越远,就越像人,人的文化越高。

 

 

 

         十六、  文化是一种束缚,一种走向自由的自我束缚

 

“食色,性也”,觅食和交配是动物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也许还可包括逃逸与躲避,但这不是最基本的)。但如果不分情况与场合,只要有东西,想吃就吃;只要有异性,想交配就交配。这样人就沦为禽兽,没有文化了。中国古来有孔融让梨和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就是讲文化的故事。梨是好吃的,也是小孔融想吃,并且希望多吃的,但是还有更高的要求,使小孔融克制了,他不吃大的多的了;漂亮异性坐在怀里,应该钩起柳下惠的性欲,但更高的原则使他克制了,他没有采取乱交配的行为。这“克制”,就是一种束缚,把自己的欲望和意愿限制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不能想什么就做什么,是失去“自由”了。

这种使动物“失去自由”、使原始简单的欲望得以克制、束缚的动因和结果,体现了一种文化,一种人脱离了禽兽与一般动物的“人化”。也可以叫做“礼”,就是做人的道理。这种道理不是单个人就可以形成的,是人的群体——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这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首先,在人的欲望对象有限的情况下,要保持一个群体的和谐生存与稳定发展,个人欲望就要做点束缚、抑制,以保全整体稳定,最后权衡结果,是个体也得到最好的满足;其次,是为了保证族群的健康繁衍与发展,因为不管什么人,只要是异性就可相互交配的“性乱”必然引起族群衰败。

所以,这种“失去自由”是对更高自由的追求。只有有理智的人才能理解这一点,所以人能自我束缚,自觉做到以牺牲低级自由换取高级自由。这就是“文化”——“人化”。

 

 

                   十七、  文化的一个要素是虔敬

 

人在放弃低级自由、摆脱“兽性”,向往与追求更高级的满足的时候,其实,也并非都是心甘情愿。是智慧与理性使他们信相: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会吃大亏,会灾祸缠身。    这种坚定的相信就成为“虔敬”:虔诚和敬畏,成为一种发自内心对不良后果的惧怕。这种惧怕不是迷信,而是多数人经验的总结。

我们小时候是非常珍惜粮食的,吃饭不敢掉米粒,掉米粒就是“罪过”。这显然源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一种虔敬,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与崇敬。对文化的崇敬体现在“敬惜字纸”上,有字的废纸是不敢随便乱丢的,只能焚烧掉。拿字纸擦屁股那样的事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是“罪过”。这是一种信仰,说明中国人对文化的无限尊重与崇敬。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把科学(或学问)、德行、虔敬(虔信)看成是人的要素,这其实就是文化——人化的元素。不过,夸美纽斯说的虔敬是对上帝的,而我们所说的虔敬是对社会公认的信仰和道德底线的。如果失去这样的虔敬,人就会“无法无天”。

过去的“虔敬”建立是迷信基础上,现在则是建立在科学信仰的基础上,它的对象就是科学和社会道德所确认的准则和底线。违背了这样的“底线”,就不再是善良的人,有文化的人,就将受到社会和自然的惩罚!

 

 

 

             十八、  要是“遗臭万年”=“流芳百世”……

 

在北京出租车上看到“参考消息”载各地争抢名人的消息:山东临清与阳谷和安徽黄山市还在抢西门庆,并纷纷大兴土木,建造山寨版“古迹”。我刚说起这个内容,不意司机马上来了一句:“现在有人把‘遗臭万年’看成是‘名垂千秋’”。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水平就是高!

现在这世道,名利大行于市,“厚黑学”成为热捧的处世之道。只要有利可图,有人就会坑蒙拐骗,百般“武艺”俱施;只要有名可出,有人也会趋之若鹜,不管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对他说来,反正都是“名垂千秋”。

也许我们经过的时代是过分政治化的时代,在那里“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左和右、“积极抗日”与“消极退让”等等,随着形势与时日改变,常常发生转移,起码一些“帽子”会得到平反。于是,有人就把政治风水的转移看成是世间常态。“好”与“坏”可以随时转移。

殊不知做人还是有原则底线的。这就是道德底线,文化底线。要是为西门庆翻案,把“遗臭万年”等同于“流芳百世”,这样,人就与禽兽无异了。现在有些人不是就在宣扬人应该“回归”动物本性,歌颂“食色性也”么!似乎这样就是“返朴归真”,这与真理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不过人总是要追求美好、善良和高尚的,文明总是进步的!

 

 

 

                                                 201052初草,624定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